C++随笔

  笔者于今年(研一上学期)利用零零散散的时间系统的学习了C++语言。其实以前也曾不够系统的学过C++,但想着工作以后开发语言应该就是用C++了,于是就把C++的系统学习放在了日程表中。于是《C++ primer plus》就成了晚上的催眠读物。最近放寒假了,趁着假期时间写一写对这本书和这门语言的感受吧.

  首先说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的优点应该在于它非常细致地介绍了C++每种功能的来源,你会明白语言的设计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缺点就在于这本书是个大部头,整本书的内容实在太多、太杂,从头到尾看极容易让人生厌,当做工具书又很难找到想要找的内容。因此,本书适合的读者不是那些想要快速入门的人,而应该是像我这样希望系统学习C++并且不缺时间的人(因为本人离找工作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时间上比较充裕)。

  然后再谈谈C++这门语言吧,之所以选择C++作为工程语言是因为在移动机器人和SLAM领域开发的语言基本上都是用C++来写的。系统学习大概也有半年了,没想到谈论到C++的时候仍然感觉这家伙如渊如海,目前接触到的C++也仅仅只是其面向对象和模板的那部分。就在今天,偶然机会下看到LeetCode,突然就发现了C++的新大陆,原来关于STL(标准模板库)的部分我好多都还不清楚,这部分又是C++除面向对象外的又一精华。容器、迭代器及算法类这种在我看来是一种程序设计中的优化算法,使用得当能够极大的降低算法的时间、空间复杂度,同时,容器、迭代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提升了代码的可重用性,使程序员从繁杂的底层算法实现中脱离出来。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写清楚C++特性的由来,而不在具体的代码上纠结。

  首先谈一谈类的设计,类是数据与操作的集合。原本在C语言中就有基本数据类型,它们可以进行各种诸如加减乘除操作。通过类这种概念的引入,就扩展了基本数据类型,再对类定义相关操作,就可以像操作基本数据类型一样来操作类了。为了完成数据的封装,设计者将类的数据、函数类型分为私有类型和公有类型,控制了数据和函数的访问权限。而后又通过重载运算符让程序员可以很自然的使用类,比如将两个string类相加不用书写string3 = string1.add(string2) 而直接写 string3 = string1 + string2。类可以被继承,也可以被拥有。

  而后便是模板,通过引入模板,类代码的可重用性就进一步的得到了提升。比如一个链表类,其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是int,也可以是string,只要这种数据类型提供了比较功能即可,这种模板的重用在容器类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以上的内容是我在实验室中编程经常会用到的内容,而关于容器类和算法我暂时了解的不多,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一二。容器为了完成复杂数据结构的抽象,容器类就是一种包含了简单数据结构的复杂数据结构,这里的复杂数据结构是指列表、有向图、红黑树等等,而简单数据结构可以是基本数据类型,也可以是自定义数据类型。比如 vector完成的就是以student为基本数据类型的列表类型。通过容器类,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诸如链表、栈、队列等的数据结构及算法。而算法是在容器上的抽象,通过在容器类中引入迭代器的概念,算法可以进针对某些容器的迭代器来操作。对于特定的一些容器类,可以使用同样的算法来进行操作,这部分在C++中被称为泛型编程。

  

参考资料:

[1]关于C++的扯淡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hustyan/p/10327965.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C++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