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时间的足迹10:读《教学勇气》4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时间的足迹10:读《教学勇气》4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

非此即彼与既此又彼。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中,总会习惯性的二元对立,非此即批。“当你亮出你的观点,对方会想方设法的找出与你针锋相对的反论。”在我们教学中出现的分离现象,除了源自内心的恐惧,跟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也有关系。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充满着对立与悖论,我们应该同时把握矛盾的双方,理解悖论的对立统一,整体地看世界。如果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就会变得偏执和狭隘。诺贝尔得主玻尔说过:与一个真命题相反的是一个假命题,而与一个深刻的真理相反的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悖论来引导和深化课堂。

我们成人总是习惯于分离与非此即彼,跟我们长期接受的教育有关。“生存依赖于我们解析生活并分辨其中各部分的能力。”在幼儿时期,却能自如的把握悖论,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越是对悖论的两极进行分裂,越是陷入缺乏生机的困境。“只有全面把握悖论,整体看待世界,我们将使世界、学生和自己焕发出欣欣向荣的生机。”

对悖论的全面把握,可以把它作为一面透镜检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书中介绍了对最精彩与最糟糕的教学的对比,来进行自我认知,来认知优质教学。

书中谈到,对同一上课内容,一个班级效果非常理想,一个班级却要降低标准。这样的经历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也时常出现。一个班级与我的教学特长向适合,而对另一个班级不适用。要认识到,“一个人拥有的每一个长处必定带来与其相关的短处,一个优点同样也是一个缺点。”这就体现了特长与局限的悖论。在认识到特长的局限性后,与学生共同常见教学相长的环境,与学生共同起舞。

书中对悖论与原理在教学设计上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具体论述,通过对教学中悖论的把握,体现出创造性张力。谈到六大悖论:1、这个空间应该是界限分明的,有时门户开放的;既是热情友好的,有时紧张急迫的;及时鼓励个人发表意见的,又欢迎听到团体的声音;既支持个人的独处,又让独处者可以充分利用团体的资源;既鼓励沉默,有欢迎发言。并以前面的案例进行了落实分析。

怎样把握对立的张力,不仅涉及外在的技术,跟在于我们的内心。有时我们不能把握悖论,不是技术上的不足,而是心灵的空白。

里尔克的话值得深思:要容忍心中尚未解开疑团的问题,还要设法去喜爱问题本身。现在不要急于谋求你不可能得到而现成答案,因为你还没有相关的亲身体验。关键是要体验生活中的一切,现在就去体验你提出的问题。假以时日,你渐渐的若有所悟,说不定有朝一日,不知不觉的找到了答案。

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一切,就是把内心与生活进行时刻的联系,去感悟生活。每一天的生活经历,都是有生命意义的,都生命的发展打下基础。当经历多了,有了体悟生命的厚度,也就有能力把握悖论,感受张力了。同样我们也需要用心体验教育教学中的一切,为把握悖论做好准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14时间的足迹10:读《教学勇气》4潜藏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