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如一家的游牧民族

1947年5月,乌兰夫等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大会上宣誓就职

  1959年末,全国粮食供应严重缺乏,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几千名孤儿因为粮食不足,严重营养不良。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非常着急,请示周恩来总理后向乌兰夫求助,希望从少数民族地区调一些奶粉。乌兰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虽然当时内蒙古牧业遭受了特大灾害,农牧民生活也比较困难,考虑全局工作和民族团结,乌兰夫当即表态说:“总理,这些问题能够解决,但是解决完了,孩子们还不是依然没有吃的、没有家?况且现在孤儿院、保育院已经负担很重了,我必须给孩子们找个家,让牧民们抚养孩子,只要有草原,就有他们的吃的,就有他们的家。”周恩来总理知道后高兴地说:“这很好嘛!内蒙古地广人稀,牧民又很喜欢小孩,多收养些南方孤儿,帮助解决了南方的燃眉之急,并且对发展牧区人口和以后建设还有好处。注意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们安排好。”

  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乌兰夫主持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各盟市、各有关部门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衣、食、住以及医疗保育人员等。自1960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3000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孤儿。这些孤儿小的只有几个月,大的也只有7岁,大多数面黄肌瘦,有些还在患病。乌兰夫安排工作人员把年龄大一点、身体好一些的孤儿直接送到牧区去,年幼患病的孤儿则在呼和浩特、集宁、锡林浩特和包头等地设立了育婴院,对他们进行治疗,待这些病儿恢复健康以后再送到牧区。

  乌兰夫每次下牧区检查工作时,都要了解这些孤儿的生活情况,还专门到海拉尔和锡林浩特育婴院看望在那里抚养的孤儿。牧民们也非常喜欢这些孩子,把孤儿接回自家的蒙古包,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照料,用最好的牛奶或羊奶喂养他们,教他们说蒙古话、唱歌、跳舞、骑马、打猎,供他们上学读书。这些孤儿在蒙古族牧民的哺育下,一个个健康地成长。这段故事后来传为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佳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如一家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