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挑战第4天】我的教育信仰—朝向真善美

信仰,是对某种思想(包括宗教)或理想追求的信奉与敬仰,是坚定地相信并持续地为之努力,无论多难也不会改变。

对孩子,对教育,我有着天然的喜爱与宗教般的情怀。我坚定地相信并持续地践行:孩子是真善美的化身,教育就是成人与孩子一起求真、向善、尚美的旅程。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里的开宗明义: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而教师,也应是有血有肉的活泼泼的人,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也是教师的自我发展之路。

如何化信仰为力量,化信仰为行动呢?

敬畏孩子。

孩子是真实的,不会矫揉造作,不会遮遮掩掩,他是怎么样,呈现出来的就是怎么养。比如他是不是喜欢你,这种喜欢里是不是还带着点对你的佩服,或者是敬畏,或者是欣赏,你能够直接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到。

孩子是善良的,哪怕你刚刚批评了他,眼泪还挂在他的脸上,转身就会没心没肺地叫你,欢喜地跟你打招呼。哪怕就是一直小小的蚂蚁迷路了,他们也舍不得看着小生命受苦,总想着去帮一把。在他们眼里,万物有灵,万物都应得到尊重和爱护。

孩子是美好的,他们小小的心里装着大大的世界,对自然之美、人性之美都是有天然的感应力。凡是美的东西,他们总是会满怀欣喜又小心翼翼地探索、去接纳,去创造。

敬畏孩子,也就是敬畏真、敬畏善、敬畏美。

我曾对年轻老师们说:对待孩子,一定要真诚。孩子是打假的高手。你是发自内心地真心喜欢,真心为他好,还是把他当做工具来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即使你什么也不说,通过你的某个眼神、某个手势,或某个细微的身体动作, 他立刻就可以真实的判断。敬畏孩子就是要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尊重孩子,善待孩子,呵护孩子。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的真、他们的善、他们的美。

敬畏课堂。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里写到: 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为。为了亲切款待亲爱的孩子们,我随时修炼自己的课堂。

课前,不仅仅是解读课标与教材,也不只是限于了解孩子的学习起点来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与教法学法,而是随时保持阅读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学习科学以及本学科专业等领域的经典书籍,了解儿童成长的底层逻辑,了解学习的底层逻辑,了解学科的本质特征。有理论指导的实践远远比只用经验指导的实践更科学、更人文、更艺术。这样的阅读,我确实先于孩子们受益,然后用我的“益 ”去带动,去引领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益”。

课中,眼里有孩子,不只是关注孩子的共性发展,也要关注孩子的个性需求。同一个教学设计,不同课堂,或不同老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动态发展的。预设的保底目标必须完成,但是我们不能停留于保底,不能停留于当下的知识点,不能只关注本学科的学习,更是要关联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科之间的纵横练习,关注学段之间的衔接巩固,拓展学生思维边界和认知边界,把他们引向更广阔的世界。关注兴趣的激发,关注思维的培养,关注习惯的养成,关注情绪的调节,关注自主管理、自我反思能力的形成,是每一个课堂的应有之义。

课后,关注反馈与调整。对于学生,不止是练习题的答案反馈,更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的整体画像与自我调控。这样的反馈与调整,不止事关学生,也关乎老师自身的反省与调整。对照教学的清单做复盘,哪些需保持,哪些需衔接,哪些需改变,哪些需调整,课后清清楚楚,才能让下一步的教学走得扎扎实实。

敬畏教育。

首先把教育当做一件事来做。老师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普通人的家庭要照顾、有普通人的社会责任要承担,不必求全责备他人,也不必苛责自己。但是,选择了教育这件事,就要当回事。敬事,慎行,保持独立的精神,是保底的要求。因为我们是教育人,一言一行都有孩子看着,有家长看着,有社会看着。我们正,孩子正,社会只会越来越美好。 其中的教育意蕴不言自明。

其次,把教育当做自己的理想追求。现实打教育脸的时候其实挺多。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没有理想主义做支撑,没有抬头看天的习惯,就会沉于脚下绊倒的痛苦之中出不来。如果老师对现实的假丑恶持躺平的态度,孩子们如何走出困顿,找到他们的精神之源?面对真实的世界,我们要有朝向真理的勇气,做一个真诚的、善良的,美好的人。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里做老师, 当孩子们询问我们: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一定不要等通知,而是要坚定地告诉他们:会好的!而且会越来越美好。因为有我们!

记得初入泡小,就被“教育在我们之上”的教育信仰所吸引。对,教育在我们之上,所以,我、你、他——我们,就要站得高,望得远,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行动上,都能朝向真、善、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2号挑战第4天】我的教育信仰—朝向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