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四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

一、单选题

1.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半条件和基础是(社会分工

3.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

4.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5.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6.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7.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

8.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践中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指的是(现有社会政策生产条件

9.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觉得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

11.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12.从本质上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4.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价值

15.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的是(产业革命

16.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17.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0.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

2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国家制度


一、多选题

22.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ACD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一、主观

23.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答: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1)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逐渐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他们互相联系和依赖,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有必要相互交换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所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2)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所有者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相互之间在交换各自的产品时,在市场上处于权利平等的地位。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遵守对等的原则,即按照商品经济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这样,他们的生产和交换便会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24.简述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这个矛盾有两种表现:①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②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实践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5.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一下三部分价值: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②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说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功绩。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但是,在一定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必要生活资料是一个可以确定的量。

(3)劳动力商品的事业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的事业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消费或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事业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


26.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制服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当整个矛盾发展到尖锐程度时,市场上大量商品积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便会导致经济危机爆发。


2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

答:(1)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条件下自闭症生产关系产生。(2)事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3)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28.商品经济是怎样产生的?

答:(1)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生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9.商品的二因素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3)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因而商品的事业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也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30.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

答:(1)社会必要劳动实践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政策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少量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等于多亮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复杂劳动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是通过市场减缓而自发实现的。(3)商品家质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家质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半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2.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经济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本质是什么?

答:(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3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答:(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也是抽象劳动。(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3)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第四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