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主持人

尊敬的张文质老师,晓霞院长,各位共读的老师,大家晚上好!元月《教师的使命》第三次分享会现在开始!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来自揭阳的林清华,今晚是我第一次当主持人,挑战自我,从现在开始。


这是今晚我们的共读流程,首先是由吴孟霞老师、崔丽华老师、 闻红玉老师来的读书分享,然后是程锐刚老师的点评。大家在听分享的过程中,有引起您共鸣的文字,让您有感触的句子。可以写下来,分享给大家。今晚首先为我们带来分享的是吴孟霞老师!

吴孟霞老师是第六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学员深圳市第二届“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广东省阅读推广人。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吴孟霞老师,为我们分享《“双减之下小学教师的使命》,有请吴孟霞老师!

吴孟霞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深圳的吴孟霞,今天我想要分享的主题是《“双减”之下小学教师的使命》。正如杨绛先生所言:"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自"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我们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家长。都是亲历者。在这场变革中难免有很多的疑惑,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寒假阅读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我有了新的收获与见解,希望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生活中去。

这场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代表着国家意志,也代表着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进行自身的变革,从我们自身去改善、调整与觉悟,让我们自觉成为行动者。自觉成为建设者、站稳作为教师应该有的立场与理性。

微革命X1: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者,分享中讲好教育故事、形成影响。让我们的声音能够在公众领域发声,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的微信号、公众号、视频号进行教育日常的分享、知识的传播及教育观点的传达等等。也许是我们分享的一则故事,让家长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智慧:也许是我们的一份读写感受,传速出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许是一瞬间的感悟,让更多地人了解我们的生命感语。还记得一次我在朋友圈晒自己阅读了《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很快就有几位家长下单买了这本书。而我们老师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我们去反复呼吁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家长未必能够听,甚至部分还会觉得是老师没有负担起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如果通过我们的分享拉入第三角色,效果会比“我们说”更有影响力。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想着不仅仅是对学生而言,对家长也是如此。这也正好和雅思贝尔斯的教育理念契合,教育更多的应该是以生命影响生命,而互联网时代我们的辐射影响力也可以顺势而为。同时在传播的时候,我们输出也势必对我们自我进行一次梳理与总结,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来认识自己。

微革命X2:回归到生命的个体的基本需求,尊重孩子从睡眠需求开始。我们都知道睡眠对每个人,特别是成长期的孩子而言很重要。还记得在本学期暨“双减”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向我们五(1)班的家长调查过一个问题“如果孩子不用写作业,一般几点睡觉?”不出所料,大部分的家长都表示,即使是什么作业都不用做的时候,无论是平时、周末、假期,孩子能够在九点准时睡觉的几乎没有。随后我们就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一起来思考怎么样来改变父母的作息、习惯等来给孩子营造更高效的亲子陪伴,最终改变孩子。我也发现在“张文质家庭教育”的公众号里看到了以下的启示:1、张老师强调了睡觉的习惯,时间需要养成习惯形成规矩;2、睡觉前读读书,讲讲故事,轻抚其背,帮助孩子更容易入睡。跟睡眠一样,我们是一定会在乎孩子是视力的。随着近些年来孩子近视率的提升,我们知道原因不仅仅在于APP作业时长或者写作业。但是我们APP作业取消,确实可以让很多孩子没有理由拿到手机或者IPAD,毕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全程陪伴孩子完成APP作业,规范电子设备的使用。当孩子不能以写作业为由申请电子产品的使用,那家长会不会更便于督促孩子的屏幕使用时间。至于孩子课间休息的权利,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开学初我就告诉学生下课铃一响,我就闭嘴!学习来日方长,更何况自己是班主任,混迹班级的时间非常多,没有哪句话是非要下课讲的。需要调整的是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不是孩子的下课时间。同样我和家长也会去聚焦电子产品的使用及用眼习惯对孩子视力的影响,至于怎么样来规范,那是每个孩子及每个家庭需要解决的问题,需求有差异,方法因人而异。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能够清晰地看世界、感知世界,确实需要“双减”变革。

    微革命X3:研究儿童、研究课堂、研究作业,走向教育实效。教师特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如果我看到的仅仅是教材,那经过几轮,我们容易轻车熟路,更容易机械重复。如果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是蓬勃的生命个体,我们就会认识到做教师的难度。热爱可抵住岁月长,都说教学相长,只有我们能够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美妙而常态化的互动,形成知识的、情感的、生命的多维互动,才能然我们的课堂对自己及学生都充满吸引力,也让我们自己有教育的成就感。我们在教学的第一线,每天都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发生,但是偶有感想,难有启迪。只有观察记录、阅读思考,才能让我们更具有学习力。无论是教育专著还是文学作品,他们唤醒的都是我们对于人的关注。这份职业很有难度,需要我们拿出一番做事业的热情,更需要我们以教育为职业,把读写作为生活的常态工作来做。这样,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我们那一份教作为教师的使命。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主持人:听了吴老师的分享。我也觉得“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我们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家长都是亲历者。这场自上而下的教育变革,代表着国家意志,也代表着时代的变革。我们需要进行自身的变革,从我们自身去改善、调整与觉悟,让我们自觉成为行动者,自觉成为建设者,站稳作为教师应有的立场与理性。教师这份职业很有难度,需要我们拿出一番做事业的热情,更需要我们以教育为职业,把读写作为生活的常态工作来做。今晚吴老师的分享很精彩。再次感谢吴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分享《“双减”之下小学教师的使命》,接下来,我们要请出的第二位分享嘉宾是崔丽华老师。


主持人:崔丽华老师是第六期张文质写作研究班学员。深圳市十大“阅读点灯人”,深圳市阅读推广人,深圳妇联“阳光家庭教育指导师”南山区首批阅读点灯人,长期从事生命教育实践,于2019年荣获全国“生命教育形象大使”称号。她今晚为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由阅读的使命》谈开去。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崔丽华老师,有请崔丽华老师。

崔丽华老师:好的,尊敬的张文质老师,晓霞院长!各位老师,书友大家晚上好!非常感恩孟霞召集这个读书会,让我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昨天晚上才全部读完《教师的使命》这本书,被文质老师的思想引领着,听文质老师娓娓道来,好像与知己对话,与智者长谈,我能做的就是不住的点头,不停的说:是的,对的,说的真好,深以为然 。并且被文质老师的“江文计”逗得难以入眠,笑要不能自已。跟女儿分享了一下,结果女儿哪里没有笑果,然后才止住我的笑声。读完掩卷,我被老师的深刻的思想、真诚的态度、质朴的话语打动。不由的想要与大家分享我的阅读感受。我读书比较慢,读读停停用了一周才一字不落的读完了这本书。本书一共分了三个版块,教育是更难的事业,教育的退守之路,以教育为志业。28节,加上代序共29节。逐字读完,心生很多感想,且听我一一道来。读到11页张老师说作为教师,还有更复杂的痛苦来自巨大的班级规模。这确实是个问题,我的同学有的就教过七八十个人一个班的,我自己来深后也教过两个班语文,我认为在小学教两个班是不合适的,100多的学生,是根本照顾不过来的,只有一个词最流行,控班。老师的控班能力怎么样?成为学校招老师的标准之一。在中国做老师要有控班能力,否则课是很上下去的。当领导让我教两个班时,我就带头跟校长写信。告诉他小学不能这样操作,难照顾到每个学生,在很多老师的努力下,我校改成一到三年级教一个班,四到六年还是要教两个班。这就是无奈,老师有很多的无奈,看到外教来上课,还需要我们的英语老师控堂,就知道这样的中国教育现状是有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对每位学生的了解关注,是需要老师花很大心力的,虽然我现在能做到,但其间要克服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为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每个孩子都应被看见。老师应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光,给予光明和温暖,还孩子幸福的童年。对于张老师说的关注本土教育学,我的理解是因时因地因人开展教育教学,真人真事真情境提供教育服务。张老师强调教育要力图回到更正常更务实更贴近教育本质的状态,这是我从事教育一直在探索的一种状态,有人常说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想说理想与现实并不矛盾,老师既要仰望星空,又需脚踏实地,就如文质老师说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教育无小事,也就是关乎学生生命成长的都是大事,但需要我们从每一个当下做起,每个当下的小事做好了,就会成就大的事业大的人生。做真诚的人,我在这本书里读到真诚,当我看到第14页时,我想真诚多重要,评课不能实话实说,要考虑专家想法,领导地位,啊,好难啊,我认为评课应能能真正指导帮助老师成长,用心很重要!真诚很重要!在小学,教会孩子表达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沟通交流,有时比知识还要重要!老师要理解儿童,释放儿童天性,做自己也很重要!张老师在书中特别关注了学生的睡眠问题,我在教育中也有同样的思考,保证学生睡眠时间与质量非常重要,老师要有这样的信念,我每天布置给孩子们的作业,总是要叮嘱他们不必全部做完,要依自己的能力,尽力而为,到9:30必须上床睡觉,那有人问没有写完作业怎么办,有能力第二天继续写完,没有办法的就不写了。其实当我们尊重孩子生命,并能温暖到孩子的时候,当孩子受到老师的鼓励,学会为自己负责的时候,作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张老师在34页写到:你抓住了孩子的早期教育就等于抓住了他的一生。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只花在关心他的学业上,而不关心他的品行,不关心他的道德,不关心他的性格、不关心他为人处事的能力,他一旦真的出了问题,父母完成无计可施。我深以为然。教育一但错失关键期,改变起来就非常困难了。还有孩子一但失去对你的信任,你说的再对,他也是听不进去的,说不定还会更逆反,成长到反方向去。因此小学教育就是底线教育,培养学生做人最为重要,老师应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引领者,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只要人培养好了,学习知识就交给孩子自己探索好了,我们要做的是儿童本位,儿童立场,儿童视角,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生命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现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极高,老师是社会道德的先行者,知识与能力的传授者,学生生命成长的引领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如今当老师,就是这么难!谈小学教育的核心点,要我说就是无条件的爱学生,这是有难度的,但只要你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必须这样做,做不到要心向往之。记得当年深圳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到我校讲课,他的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好,老师要努力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觉得,你很爱他。学校要建构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我是努力将学科变成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来教的。因为我们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张老师说,师生之间是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推动生命,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我想说,小学阶段,不是我说你做,而是我在前面做,学生跟着学做。每接一个新班,我都要陪学生一起扫地,一般要一个学期,一点点教,扫地扫地扫心地,让孩子跟着老师的节奏慢下来,耐心的扫完教室里的每个角落,因此,他们就学会了耐心、认真。并且,我要求,扫地是不能请假的,请假是要补回来的,值日我最大的理念传下去,学会负责,学会承担。文质老师在53页这样说,教育,如果能让一个人憧憬美好,对人类有更辽阔的信念,对自己的生命担当有更坚定的立场,这样的教育,可以说是最美妙,最透彻的教育。在我的教育实践,我真实体会到坚定的立场很重要!但的确不易做到,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情境中,有时坚定的立场是得罪人的,是不合群的,是没有安全感的,有时甚至是恐惧的。记得《乌合之众》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众最喜欢做两件事,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坚定的立场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要对自己所做笃定,认真,坚持。我这半生也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探索教育的本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的实践证明了以上说法,我想说没有人愿意被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影响,是选择。文质老师在57页谈到老师的丰富性,我想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引领孩子成长,也要引导家长陪伴好孩子,要强调有效陪伴,而不是孩子写作业,家长在一旁玩手机。还要引导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做个有心人,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培养,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探索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努力使孩子的兴趣与长大后想要从事的事业达成一致,如此,孩子的幸福生活指数才会高。我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呢?是因看到太多的家长到孩子填报大学自愿时才问孩子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并匆忙做了一生的决定,毕业后又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因此磋砣岁月,误一生。教师有时候真得好难。我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把学习的权利的教给学生,尊重他们个体的想法,老师要完成自己的使命,也需要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小学老师就是陪伴孩子,扶上马,送一程。这个陪伴要求很高,教师的格局为孩子的人生定基调。在本书56页中文质老师说:一个教师的素养,需要哲学家一般的深刻,像艺术家那般的充满热情,像文学家那样有想象力,又像演员那般在课堂上有生动的表现。当一个老师多难,他一定要是个全才。我很幸运生在书香之家,爷爷是秀才,爸爸是校长,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如今也83岁高龄,想当年可是个全才。年轻时父亲喜欢画画,唱地方戏,体育也很棒!记得我带他来深圳居住,他在学校操场做引体向上,一口气能做十多个,我的同事都惊呆了,连连夸老人家身体好,自愧不如。爸爸不但身体好,画画也很棒!记得90年代,爸爸在乡下建了新房子,大门口有块照壁,当时农村流行用有图案的磁砖铺贴,贴出一幅山水或花鸟画。但这样的图形一定是呆板的,没有审美价值的。爸爸不想那样,不是怕花钱,而是看不上,于是决定自己画,他思忖良久,找到当时他抽的一种名叫黄果树的烟,烟盒表面有黄果树瀑布的图案,父亲说就画它。而画的过程中我看到父亲拿着画笔蘸了绿色颜料在墙上戳,真看不出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戳完后再一看,不得了,眼前一片大森林,白色的瀑布从林间倾泻而下,不得不佩服爸爸的妙笔。还记得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赵老师生病了,父亲帮忙带课,教授一节萧红的《火烧云》,父亲怎么讲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但记得父亲画了一黑板云的变化,小孩子、大白狗,红公鸡,小金猪、老人、马、狮子,活灵活现,还用几笔演译了一幅从小孩变成成人变成老人的绘画过程,真得令人惊叹,当时我们班同学都向投来羡慕的目光,心想有这样的老爸真幸福。因此事,我着实开心了很长时间。我虽没有继承父亲的这些特长,但父亲的言传身教,家里浓浓的艺术氛围让我受益匪浅。小时候家里的大立柜上总贴着名画,什么李苦禅的鹰,黄胄的驴,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有一年父亲临摩徐悲鸿的马,还参加了画展呢。家庭的熏陶也成就了今天的我,让我长大后也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了一名老师,父亲算是我的职业启蒙老师,那个学生时期一讲话就浑身发抖的女生,居然一开始也没有觉得当老师有什么难。上讲台就能讲课,我认为当老师就是我的命,我的责任所在,我是真得喜欢这份职业。读到59—60页,关于教师的职业思考,我也如文质老师一样叩问过自己,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网课,课外培训对体制内老师的冲击和影响很大,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我的课堂要教网上搜不到的东西。上课的内容,网上优秀的老师比我教得好,一首诗的分析,来龙去脉,一篇文章的背景解读,网上有许多优质课可以借鉴。任正非先生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人才的培养是在小学课堂上完成的。还想起那个有名的钱学森之问。那么,做为新时代的老师,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应是做人的真理、幸福的方法、与人沟通的能力,积极的生命品质,诚实、勇敢、好奇心、坚持,克服困难的勇气……引领好每个孩子。这些针对小学生的网上没有,即便有对于培养人的事业来说也无法克隆,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试想你能照着《哈佛女孩刘亦婷》培养一个进哈佛的学生吗?非也。因此,教师要探索不可替代性。我曾经与独立教师史金霞老师,张祖庆老师对话,看过深圳盐田外国语学校熊芳芳老师的书,做为独立教师,离开体制是需要决心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的特点,思想独立,精神自由,有个性,深耕自己的热爱的教育事业,独立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真得很羡慕。并问自己,我自由吗,独立吗?我需要什么?能给予他人什么?我想来想去要感恩生活,感恩命运让我成为教师。我幸运的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厂矿子弟学校,不受教育主管部门的管束,可以自由野蛮生长,我的第一批学生中,有个宋刚同学,当年刚上初一就在全国铁路系统作文大赛中拿了特等奖,当时铁路中学敲锣打鼓给我送了一面锦旗,以表彰我为他们学校输送了这样优秀的学生。我当然也很高兴,但真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后来我想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呢?也许是我六年来在认真上课,用心陪伴他们吧。我会三月带他们放风筝,五月带他们爬山,元旦办一场晚会,我是喜欢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的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我一贯的教育原则,而不是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我讲你听。因此今年的双减对我没有什么冲击和改变,因为我一直是按教育的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来进行教学实践,陪伴学生成长的。书中78页张老师在书里谈到健康的意识,要把健康的生活理念,对生命的信念传递给学生,共享美好生活,活出生命的精彩。我深以为然。我自己是个从小到大身体素质不好的人,四岁得了脑膜炎,差点死掉,送到医院时已经全身僵硬,父亲跟医生讲,尽力而为吧,死马当活马医,二天后居然起死回生,奇迹般的活过来了。我是中国较早的留守儿童,童年在姥姥家度过,有疼我的姥姥、姥爷,过得也很开心。姥爷在我七岁时因公牺牲,妈妈也走得早,1997年53岁因肝硬化离世,2003年我在深圳遭遇非典。这些个人的成长经历,亲人的离开,社会的多灾多难,都提醒我健康的重要。我也一直很重视学生的健康,为了鼓励孩子们养成运动习惯,每周天跟学生小马快跑。每年元旦进行新年第一跑,每年一次亲子运动会,拔河比赛,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体会成长的乐趣。我的想法是将班级打造成孩子成长的学园、亲子教育的乐园,家长心灵栖息的家园,为了孩子的成长,家校凝聚在一起,家长工作之余的好去处就是亲子活动,此项活动我坚持了十几年。我2007年开始成立班级家委会,是我校开展家校合作第一人,成功的整合家长资源,拓宽了教育的边界,让家长与老师、学生更紧密的团结,完成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这一过程中我听到最多的家长反馈是,崔老师,我们孩子很幸运成为您的学生,您不仅教会了孩子,也教会了我们家长很多,我们全家都受益。每当这时,我也会感到欣慰,现在我的身边有一批已经毕业的学生家长,有空聚在一起一定会请我去,他们说聚会一定要请老师才行,不然吃饭会没有味道。我不去想他们说的是真是假,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读小学的时光给他们的家庭留下最快乐的记忆。刚写时还收到我毕业的学生打电话给老师送新年礼物。我想礼物不重要,礼物背后的想念才是重要的。2018年夏天,我的2007级学生高中毕业,他们非要回到我身边办一个成人礼,我说你们高中学校都办过了,没有必要,他们说不行,一定要办,还要打开我们小学毕业时写给自己的信,哦,我想起来了,我还保留着他小学毕业时写给六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呢。成人礼办得很成功,新加坡,香港的学生都回来了,其乐融融,这就是老师最感欣慰的时刻吧。前天跟我读大三的学生家长聊天,他说孩子高考时没有考好,但她很幸运考到北师大与香港浸会合办的大学,在珠海,全英教学,孩子凭自己的能力转系到最难的金融数学系。挑战自己,并考到了系前十,我在想,这样的孩子是我们想看到的,他有后劲,懂得自我选择,并不畏困难。这就是我想看到的生命状态。读到93页,张老师说退到个人。我想,这不是张老师在退,而是张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看到了教育的本质,退是大众看点,在我看来就是寻找到教育的本质。越到老,越觉得老师好难。难在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在教会他们遵守学生常规的同时还要葆有孩子自己的个性。四十多个孩子,四个多种性格。我需要努力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独特的地方,去鼓励去表扬以促进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让班主任历境炼心,面对他们的独特,我需要更多的耐心,要想出更多的办法,需要不停的变换教育策略以适应他们的个性,期待能影响帮助到他们。我们班有个叫朱品融的同学,个性非常强,只能听夸奖的话,听不得一丝批评,婉转的批评也不行。不然就大发雷霆,拍桌子、撕书、见人就打,以发泄他的愤怒。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能做什么?不能一味迁就吧,不能他做错也表扬吧。但他就是这样,我首先能做的就是接受他,有情绪的时候抱抱他,慢慢跟他聊,聊他喜欢的枪,聊军事,聊军人的勇敢,慢慢地,他愿意亲近我了,我也想了很多对他的办法?观察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说不听的时候,就静静看着他,时间长了,发现他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看到班里表现好的同学,他会发出由衷的赞叹,于是我也在他表现好的时候大声表扬他,鼓励他做得更好。一开始阳光体育时小动作多,当看到他一有进步我就大声表扬,并号召同学像他学习,他现在走路做操越来越好,上课状态也明显好转,尽管偶尔还会有情绪,但明显他的觉知力提高了,在情绪来的时候会看我一眼,我给他肯定的信任的眼神,然后他就会有意克制自己不发脾气。我想:其实没有哪个孩子不愿意学好,只是他们有时管不住自己,只要我们用对方法,多观察接纳他们,孩子纯净的心就会显现出来。我班还有一个叫李禹时的孩子,也是个带刺的孩子,爱打架,爱撩人,多手多脚,刚上一年级时就与同学大打出手。情绪上来不管不顾,拳头硬,下手狠。就这样的孩子,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家访,不断跟家长沟通,教家长在家里的陪伴好他,现在变成爱同学,爱小动物,主动积极帮助人的好孩子。我用的神器就是无条件的爱他,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他爱妈妈爱妹妹,常常主动做家务消分。其实这样的孩子有问题。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家里老人带,太溺爱,家长带又缺少耐心,说不听说动手,造成孩子敏感又暴力。找到问题根源,于是与家长多次沟通,达成一致,互通信息,做好陪伴,孩子现在成长的越来越好,家长也从一开始听到老师电话就紧张到现在可以跟老师通电话轻松聊很多孩子的趣事,家庭的笑声也越来越多,这就是教育的力量,退到个人,一个个转化。今天要放开让我分享,我能讲二天二夜讲不完,太多的教育故事让我看到教育的力量,当老师很难,但我还是感恩今生做老师,还记得父亲的教导:好孩子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一个班级能改变那些问题孩子才能看到老师的真本事。我谨记父亲教导,常常在工作中挑战自己,我庆幸今生做了一项与佛陀他老人家一样度己度人的事业,我还将继续做下去,成全更多的孩子及家庭,像文质老师说的,退到个人,学会成全。最后,我想说在双减背景下,我们为什么不必慌。只要我们以儿童为中心,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每个生命都是有很强学习力的,我们要善用孩子的这一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该让他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同时又是阅读推广人,现在我教的是二年级,一学期,我们阅读16本书,150字,而二年级的课标要求2成5千字,我们远远超出课标的要求。当我带领学生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时,那考试的一杯水还会难获得吗?双减,要减负不减质,还学生一个更快乐的童年!我们一直在路上。好的,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听了崔老师的分享,我觉得能被崔老师教到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都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老师的分享让我感触多多,做老师要有控班能力,教学生善于表达,做有个性的自己。在教育中要考虑到保证学生睡眠的时间,教好学生德育,教育一旦错失关键期,改变起来就很困难,不要辜负学生对您的信任,要用心爱每一位学生。作为老师,要有坚守的立场。崔老师身在书香之家,在家庭的熏陶下,她也当了老师,她认为当老师就是她的命,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生活,用心陪伴她的学生成长,她的学生也是跟她一样热爱生活。孩子送老师新年礼物,崔老师觉得背后的想念才最重要。我觉得就是因为崔老师爱的教育,学生才有爱的回报。像这样爱的传递让人觉得很美好,崔老师庆幸自己今生做了一项与佛陀他老人家一样度己度人的事业,她将继续做下去,成全更多的孩子及家庭。听着听着让我肃然起敬,真的很佩服崔老师,再次感谢崔丽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分享,由阅读《教师的使命》谈开去。接下来,我们要请出今晚第三位分享嘉宾:闻红玉老师。

主持人:闻红玉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她的座右铭: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教学有温度。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闻红玉老师,为我们分享:以教师为志业——读《教师的使命》有感。有请闻红玉老师

闻红玉老师:尊敬的张文质老师,尊敬的李晓霞院长,亲爱的各位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我叫闻红玉,今天能够在这里跟各位老师们一起分享我的读书的心得,感到非常的荣幸,下面我将从教师的志业来分享《教师的使命》这本书的感悟。

初读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这本书,深深地被书中张老师的话语所折服。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张老师的很多思想、理念都是值得我认真思考和学习的,也让我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方向。

    张文质老师在书中有提到过职业-事业-志业是教育生命的精进和归依之路,我把它理解为我教育生涯中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是需要一点点沉淀和积累,从中不停的寻找和发现自己每个阶段的需要成长的地方,从最开始的感知到一步一步精进的过程。

当我读到张文质老师的这句“有时一个教师的意义会大于学校”这句话时,我能深深感受到对我的鼓舞,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来说我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面对教学还是会感到有很多的挑战和压力,张老师的话也让我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学校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发展的机会,我们就要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来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此之外,张老师还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指导:

  一,以教师为志业要有强大的自我,不管遇到任何挫折和压力我们首先要学会在自己身上找理由,善于从自身反思,从反思中不停的去完善和超越自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二、以教师为志业还要学会把“读写”作为一种生活的工作常态。这句话告诉我们读写就像生活一样,我们要认真对待。多读,能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路更宽,更具有创新性,比如读一些教学方面的书,就会有新的思考“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从而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水平。多写,也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把自己所思所想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是一种拉动自己读、做、思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老师最好的教学研究。

三、要不停的实践,张老师说:要强大,一定要以实践为路径,就是不断磨课,不断磨自己,不断折腾。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锤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一次次的磨课,使教师对新理念的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引导能力、应变能力、教学能力得以提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读了张文质老师的书,让我也更加明白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是筑梦人也是追梦者。筑梦,需要教师更多的专业性,追梦,需要教师长久的坚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未来从教路,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进!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听了闻红玉老师的分享,让我产生共鸣。我跟闻老师一样喜欢张文质老师的书,深深被他的书的话语所折服。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闻老师就这么认真地学习,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她说,张老师很多思想、理念都是她认真思考学习的,也让闻老师找到了方向。我的想法跟闻老师一样啊,张文质老师的书也让我找到了方向,张老师是我的灯塔,可以看出,闻老师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闻老师毕业出来只教一年就开始读写,我教20年后才开始读写,闻老师前程似锦。再次感谢闻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分享。最后,我们要请出今晚的点评嘉宾,陈锐刚老师。

主持人:程锐刚老师,文质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文质读书会导师、《教师的使命》共读发起人,10月共读领读者。高中语文高级教师,在《教师月刊》《江苏教育》《语文月刊》《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在《中学生百科》开设德育专栏,著有《抵达优质教学的心灵物语》一书。程老师我们平时叫他锐哥,有请锐哥。

程锐刚老师:谢谢清华老师!张老师好!各位老师好!很荣幸担任今晚的点评嘉宾。

今天三位老师的分享都很精彩,而且呢,都是声音很纤细,很温柔的女性,所以听了感觉是非常的悦耳动听。

接下来,我将就在聆听几位老师分享的过程当中,自己的一些感想跟各位做一个交流。

首先是吴孟霞老师的分享,我感觉就是吴老师她很敏锐,他结合这个双减的背景就是从张老师的书里面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双减时代,我们该有哪一些变革,她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读书,然后她读到的内容自然就成了这个问题的回答。

孟霞老师一共讲了三点,我把它做了一个梳理,就是以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比如说双减时代,我们该怎么减呢?所以啊,那个吴孟霞老师的回答就是我们首先要去尊重儿童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怎么减?那么这些东西是不能减的,而且是要去彰显,在双减的这种背景之下。

那么,什么是一个儿童的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呢?除了梦想,老师提到的那些身体上的需求,当然还有更多的,其他的需求,情感的需求,精神上上的需求,当然包括知识上的这种需求,那么种种需求都必须我们老师深入去研究,研究儿童的这种生命,研究他的学习,研究更多的东西,那么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双减背景之下,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所以,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研究这么一个词,我就觉得这个恰恰是双减背景下一个很关键的这种词汇,一个概念。

双减背景之下我们必须研究,但是我们要把研究这个方向找对,当然要研究这个知识,研究应试,但是,更重要的是研究孩童的基本的或者根本的生命需求。

我们作为教师,我们作为这个儿童生命的这种研究者,作为专业的这种人,我们进行自我的研究,另外呢,我们还要承担,一种好的教育的这种传播的这种职责,那么,这一点是吴孟霞老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他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敏锐的一个点,就是说我们作为教师,他可以成为这种媒体时代的,自媒体时代的一个一个传播者。

我们可以写公号,我们可以写有自己的视频号,我们可以像张老师一样,去分享我们的研究所得,我们至少可以影响我们身边的人,比如说家长,我们的同事,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儿童,我们所教的这个孩子闷,也就是我们真的不可忽视,我们作为教育,作为教师,他是教育一线的这种声音。我们必须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这个时代最喧嚣的时候,媒体很喧嚣,很多热点,它好像掩盖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这种关注,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在我们教学第一线,

教育教学的真实情景当中,发出最真切的声音啊,发出我们教师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让人能够看见,更加美好,更加具体的这这个教育。

我认为这个是吴孟霞老师,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有力的一种提醒,假如你是一个教师,你不能够为传播美好的教育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你可能就等于是,当然不能说你没有去做真正的教育,但是你可能就是说没有意识到,你的美好的教育为什么不能够,分享给更多的人呢?把美好的东西分享出去,会创造更多的美好。

这里边,最后对吴孟霞老师的这个分享,做一个概括和提炼,她是一个像张老师的书,或者说从张老师的书中找问题答案的人,她是这么一个阅读者。

接下来,谈谈对崔丽华老师分享的一种感受,崔丽华老师的分享有非常多的要点,我接下来可能将近20个点,我也就是能够,也注意到她这种要点都是跟着那个书本的页码一页一页往后面推,所以她这种阅读方式,我把它叫做,自我印证式的阅读。

今天张老师也在场,我觉得张老师听到崔丽华老师的这种分享的话,应该是非常的开心的,因为崔丽华老师以自己,这个全部的生命或者生活底蕴,回应了张老师的整本书,我觉得这个作为一个作者的话,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吧。

因为我读了这本书,然后又听了崔丽华老师的这个分享,我就感觉到好像是他们两个人可能在促膝长谈,张老师说完崔丽华老师有所应,有所阐发,一点一点,这样就是深谈,就像丽华老师说的,如果有时间,她几天几夜可以谈下去,所以这种有点像高山流水似的这种知音的这种交流的这种感觉。

所以我把崔丽华老师的这种阅读方式概括提炼为:寻找心灵共鸣式的阅读。确实,我觉得她就是在寻找一种共鸣和印证张老师所说的每一点在她那里都得到一种真切的,实实在在的这种回想。

在崔丽华老师分享的每一点当中,其实我都有所感触,那这里边我认为有两个点是丽华老师独有慧心,读读句深刻理解的这种感受,第一个她对本土教育学的那个理解和把握,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开展教育哲学,真人真事真情境提供教育服务。我认为因时因地因人真人真事,真情境还真的是淋漓尽致的诠释了本土这两个字的意味,不知道,张老师书里面有没有这样的表述?我认为丽华老师的这个六个词语,真的就把本土两个字的意味,淋漓尽致的解释出来了。

第二点,就是崔老师所说的退回到个人,这个退回到个人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一直也没有分享,刚才一边就是听着崔老师这种娓娓道来的这种分享,我就发现我真的只是看见了她这个人,好像教育都跟她有关,不管是仰望星空也好,还是脚踏实地也好,还是它向内,清新自我也好,我认为在这里边就真的就是体现了教育在个人身上的种种情形,种种可能,种种情状,八种可能。

为什么教育要退回到个人,我们可能要剥离很多东西,比如说外在的环境,一些那些客观的这种条件,或者说一些其他相关的因素,就是凭借我这个人,凭借我,我能做到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崔老师真的是一个特别具有教育这种素养的,一名死者。

从她的家庭出身,从她的个人经历,从她对教育的这种敏锐的感知,她真的是一个完美的教育,退回到个人身上,或者教育在个人身上的显现的这么一个人。

所以我们这里面也可以,提到刚才那个闻老师说的那句话,从张老师书中找的这句话:“一个人的意义可能大于一所学校”,她确实因为,人她是活生生的,学校它是一个机构,所以她可能有一个人的生命的这种背景。所以我今天在丽华老师这里就看到了一个教师使命的这么一个真人版,全部的意蕴,教师使命的全部的意蕴可能都在丽华老师平时的所作所为之中可以显现。

接下来,我来说说听了闻红玉老师在分享之后的一种感受,闻老师确实是,非常年轻,年轻人,她也让我想到,要是我在这么年轻的时候能够遇见张老师,或者说,遇见张老师这本书,我就觉得那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可惜没有,所以,闻老师是我所羡慕的。

闻老师采取的这种阅读姿态,跟她的这种教学经历还是蛮有关系,很明显,她是从这里边来寻找方法的,怎样使得教育成为自己的职业呢?他是从这里来寻找方法的,有三个方面。

闻老师说,要把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首先要强大自我,这个一点都没有错,因为我我觉得,我教了20多年的书,最重要的一个感受就是,或者说我教书20多年,每天都能够还能够,满怀期待地走进教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对自己是有所期待的,我会在这种教学当中,我在与学科,与学生的这种交流,互交流和互动当中,仍然是能够去寻找自我,仍然能够去寻找自身的认同。

教育之路就是自我成长之路,就是寻找自身的认同和成为自己的这么一条路。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我们要发现自己的强大,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去发现自己的弱小,只有接纳了自己的弱小,然后增强自己的这种力量的人,他才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教师。

那么,怎么样去发现自我,怎么样去寻找自身认同?闻红玉老师提到了要自我反思,那么其实自我反思的最好的工具,其实就是,接下来她谈到的第二点,里面所说到的读和写,读和写确实是我们自我反思的一种利器。佐藤学先生说,教师是一个反思性实践者,也就是说教师他所从事的是一种实践,但是呢,他的实践呢,不是偶然发生的,他一定是基于反思的一种实践,那么读写就必然成为教师的一种技能。

我觉得读的话,它真的是可以让我们,就是视野更加开阔,生命变得更加的丰富啊!那么可以使我们走出自己的狭隘,而写呢!可以是不断我的使我们走向深处,也使我们能够走的更远。

所以我们只有借助这两个动态的生命的向度,我们才能够确认自己,才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

红玉老师所说的第三点,不停的实践,这个恰恰可能是一名新教师,目前可能比较欠缺的地方,也就是说缺少教育教学的这种实践,他说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就是磨课磨自己,去折腾,这个还是也很明显的,新教师的这种印记,确实,这个可能是每一个刚做老师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

在我这个教了20年的老师看来,实践的话,我认为的话,还应该加上一个理论性的背景,我们啊,去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不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像现在红玉老师有了这么这样的一种阅读经历,我认为她以后会在自己的实践当中,经历一个从书本到实践,又从实践到书本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它就是有:反思性的这种反思,一方面来自于自己,对实践的这种具体的反思,同时也是基于我们的阅读,基于我们的这种教学理论的这种关照的一种反思,那么这样的实践才是更具有教育意义的这种实践。

所以在这里边我羡慕红玉老师,在这么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遇见了这么好的书本,同时,我也祝福红玉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当中会有更精彩的这种经历,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好的,我今晚的这种分感受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请大家批评指正!

主持人:再次感谢锐哥的点评,感谢三位老师的分享,感谢群里的老师们的陪伴,今晚我们的分享会就到此结束,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主持人:张文质老师,能不能分享一下听后的感想?

张文质老师: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感想啊,因为昨天晚上正好这个我们几位老师啊,在线上这个视频直播的方式在讨论,就是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一个成长思维,我今天听完大家的这个分享,就觉得这个成长思维真的是非常的重要,每个人呢,就是有时候的机遇也不太一样,比如说刚才锐刚也说到那个崔老师,上一次参加写作班的时候也说到,实际上有很多事情呢,我们回过头才能够理解,我们我们的遇见,我们的遭遇,我们的某一个事件,就是很多的意义呢,是属于后知后觉的,因为因为没有设计,就是没有人更早的启迪你吧,你也没领悟到这种启迪吧,所以很多就变成后知后觉了。但是成长思维呢,它实际上就是它能够帮助自己去做判断,做选择,自己有时候还包括获得辨别率,那这个就不一样了,就是,你没有遇见重要的他人,你没有读到对你而言重要的书。但是你从自己的身上,就是不断的获得领悟,因为你有好的一个思维的习惯,有比较强的逻辑思考的能力,嗯,你会选择一个更妥当的这种自我生长的方式。所以我,特别就是建议大家有心的朋友们啊,可以参加到我们教师成长的第一推动力,这个课程中来,因为这个课程跟别的课程还有一个不一样,它不仅是听课,它还有更多的讨论,更多的实践的指导,实际上我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有这个特点,包括写作班,也不是写作班结束了就结束,也不是,就像教育行走,也不是行走结束就结束了,包括我们共读也是,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升阶的课程,或者是更有启迪性的项目,然后带着更多的人一起向前走。这里面就包括,邀请大家加入课程,然后还有呢,是促进大家的这个个人著作的出版,还有呢,是对参与的老师正在做研究的,或者是具体实践的这种项目课题等等,做这样的指导与支持,就是实际上就是教师成长是需要课程化的,也是需要有长远的方案的,就是既需要一种长期主义的一种思维方式,课程安排,然后又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具体的目标,一步一步的推动,就是我们说共同学习,各自发展,当然要想获得这样的各自发展呢,这种推力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包括这个互联网时代,大家加入一些团体,加入一些名师的工作室,还有加入一些课程,课程与课题的研究等等,都变的很重要,要单打独斗,对天才来说可以单打独斗。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需要共同来学习,共同来推动,相互来影响的,所以我是很诚挚的欢迎大家,加入我们新的课程,这个谢谢啊,谢谢,今天清华也主持的很好。

那三位老师,这个分享也是我一直都在听,就深受深受感动,也看到更多的教育的这个微小的生机吧。锐刚也是,锐刚已经成了金牌的这个点评人,越点评越精彩,好,谢谢大家,也祝福大家这个春节快乐!我的分享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次当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