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是更多选择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是帮助孩子发展优势?之前我有个朋友告诉我说,从小到大他的爸爸对他影响很大,因为他的爸爸曾经告诉他,他和别的孩子不同,虽然他好动,爱闯祸,但是他聪明、行动力强、思维活跃,以后肯定是个做大事的人。所以他从小就很有优越感,即使他英语很不好,也会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但他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缺陷,因为他物理很好,每次都考第一名,他唱歌也很好听,而且慢慢长大后,他的优点也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
最近我读了《优势教养》这本书,我觉得我的这位朋友的爸爸是个很棒的家长。他懂自己的孩子,也很准确的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优点,或许他没有读过《优势教养》,但是他已经用这种方法,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孩子。
什么是优势教养?
也许有的家长会觉得,一味地表孩子的有点,而忽视他的缺点,会不会让孩子养成自负自大的性格?《优势教养》中给我们的解释是:
“优势让我们特别而非高人一等,因为每个人都有优势。让孩子学会用利人利己的方式来运用这些优势正是优势教养所要达到的效。”
“一个坚强的孩子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坚定的自我认同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他可以正视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从优势出发并不意味着忽视缺点,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缺点并予以纠正。”
我个人觉得优势教养的核心是让孩子首先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而我们要更加注意自己的优势,努力去发挥优势,针对自己的劣势,不用太在意,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改进,可以通过优势带动劣势发展。举个例子吧,比如之前有个咨询者,他儿子的数学很不好,几乎每次都不及格,为此,孩子也很懊恼。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其他科目都挺好,特别是语文和英语,也非常爱阅读。所以我认为他数学不好或许和思维模式有关系,所以我推荐他读了很多关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书籍。后来,奇迹发生了,他找了一个专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他把历年的所有中考数学题全部梳理了一遍,找到的公共的几个考点,他说能把这几个考点弄明白,他的数学成绩就不会影响的最终成绩。
“优势教养”的优势在哪里?
优势教养的关键是认识到犯错是没有问题的,犯错更不能说明一个孩子是有问题的。当我们养成去分析问题本身,及时打开“优势开关”。你会发现:
当孩子犯错了,你可以不骂他,也能帮他意识到自己错了,并改正。
当孩子惹你生气的时候,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到内在的自己,并与之对话,以伤害极小的方式处理问题。
当孩子心情低落或者受挫的时候,你不会再手足无措,你可以第一时间抓住问题根源,引导他走出来。
还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我女儿今年3岁,在养育她的过程中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吃饭问题。每次吃饭她都很磨叽,特别是有我在的时候,一定要让我喂她才可以。一直以来我都找不到好的方法让她吃饭。每次吃饭的时候,奶奶都要拿一个棍子在身边,她不吃饭,奶奶就吓唬她说要打屁股,然后我女儿就很委屈的把饭咽下去,总之,每次吃饭都是鸡飞狗跳的场景。
后来看了优势教养后,在吃饭前,我会找到一个她的优势点,让她有信心和兴趣自己吃饭,比如“老师告诉妈妈,今天中午你吃完了所有的饭菜,老师说你是其他小朋友的好榜样,还奖励了你一个漂亮的贴贴纸,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太棒了,能做一次给妈妈看吗?”或者说“今天你上学了,小熊熊在家不肯自己吃饭,晚饭的时候你可不可以给小熊熊做个榜样,让他知道自己吃饭的宝宝是多么酷!”
通过慢慢的这种训练,她开始习惯自己吃饭,我也给她买了专门的餐具,让她知道吃饭时自己的事情,也是一件有仪式感的事情。而且,现在她每次吃完饭后还会将自己的餐具放回厨房的洗碗池,并且去漱口。这两件事情并不是我刻意去培养她这么做的,而是她自己意识到吃饭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仪式性之后,自己去主动做的。我想这就是“优势教养”和“强迫/威胁教养”的最大不同之处吧。
之前在学习教育学的时候,有学过一个概念叫“自我能动性”,“优势教养”就是通过对孩子优势的更全面的发挥和使用,调动孩子的自我能动性,让他可以主动的去做,去想,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家长的安排。自我能动性强的孩子性格也会相对乐观,有责任性和行动力,做事有规划,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自我能动性差的孩子对事情没有规划,也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会认为一切都和自己无关,都是父母该做的事情,他们随心所欲的玩,父母会告诉他们边界在哪里,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没有父母的呵斥,他们不会主动停止,也不会去主动思考。
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
如何发现孩子的优势?这是困惑许多家长的问题。有些家长甚至会对我说,我家孩子真的没什么优势,不听话、不爱学习、也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现在还动不动就和我顶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管他。
书中提到“优势可以是技能、能力、兴趣、特点或天赋”,优势由3种要素构成,分别是:
1. 优异的表现(擅长某事);
2. 充满激情(做某事感觉良好);
3. 经常用到(愿意做)
优势就是孩子会不知不觉的沉浸其中,会持续一段时间。说回刚才提到的那个家长,后来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其实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是一个很有想法,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因为有一次他注意到,他的孩子持续两个小时在自己的房间里用废旧物品做了一把枪。后来她经常找机会让孩子利用这个优势,比如有一次家里的垃圾桶坏了,她就说,垃圾桶坏了,垃圾没有东西装怎么办呢,现在也没时间出去买,还要做饭呢,谁能帮我做个垃圾桶的呢。看电视的儿子,听到了她这么说之后,默默的关上电视,找了许多纸盒,做了纸质的垃圾桶。当她从厨房出来的时候,儿子酷酷的直接把垃圾桶给她了。不仅如此,在上了高中后,他对数学、物理和化学都特别的感兴趣,因为有些知识在他日常的小发明中可以用的到,为了能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他也开始主动和老师同学交流。
你看,发现一个优势,只要能好好的利用,都可以帮助孩子做出重大的改变。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参考以上优势的3个要素,寻找孩子的优势。
真的找不到孩子的优势,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都是有优势和劣势的,没找到并不代表没有。
优势可以分为:核心优势、成长优势、习得行为,还有劣势。
核心优势也叫“天然优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你看刚出生的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对周围的一切都好奇。那么这个好奇心就是一个天然的优势。
成长优势也叫“潜在优势”,在他没有完全凸显的时候,很难被发现,因为它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它是最有潜力成为优势的。
习得优势也可以叫“熟练优势”,是一个人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自愿习得。比如你父母从小要求你必须练习钢琴,现在你成为一个钢琴能手,钢琴弹的好是你的一个优势。
劣势就是你比较薄弱的环节,可以是能力,也可以是技能。
当你真的找不到孩子的优势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培养优势,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让孩子先获得一个优势,在他发挥这个优势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找到他的核心优势和成长优势。这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举个例子,一位家长想要培养她的孩子弹钢琴作为一项习得优势,而在反复的练习中,她发现其实她的女儿是一个性格坚毅的孩子,因为不论多么难的指法,她都不会放弃,总是反复练习。而且她做事有始有终,对老师言而有信。你看,这些都是孩子的优势。后来,我发现发现和培养优势是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努力,用心去体会的。切记,每个人都是有优势的,只是有些优势并不是那么容易一眼可以看得到。
后记
可能积极就相当于正北方——这才是最重要的,你总是努力保持积极,就像罗盘总是指向正北方,最终只要你坚持,你就会找到越过深坑、沼泽和其他自然障碍的办法。你必会有很大的收获,只要你遵照罗盘的指示,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