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才明白,就算跟“亲家”的关系再好,也不要有过多的往来

01

中国人最讲究“亲缘关系”,而亲缘关系可以分为这么两类。

第一类亲缘关系,便是和我们“血脉相同”的关系。血浓于水的人,便是我们的亲人。疏远一点的人,便是我们的近亲亲戚。

第二类亲缘关系,便是和我们“毫无血缘”的关系。这些人,可以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可以是我们的亲家。

在上述这些亲属当中,最麻烦的,莫过于我们的“亲家”。

谈到亲家,有人总结了这么一个词——“熟悉的陌生人”。

你跟亲家特别熟悉,因为你的孩子娶(嫁)了对方的孩子。本来没有关系的双方,因“婚姻”而相识,最后成为了亲戚。

同时,你也跟亲家特别陌生,因为你摸不透对方的底细。而且,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的双方,会因为很多事儿而产生矛盾。要不是有孩子夹在中间,你也许不想与他们有任何的往来。

亲家关系,就好比曹操所说的“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就是这种“可有可无”的关系,才让我们最为痛苦。

当你退休之后,哪怕跟亲家的关系再好,也不要与之有过多的往来了。

02

亲家,让你无所适从。

面对亲家,你会出现怎样的感觉呢?两种感觉,要不就是谦让的感觉,要不就是妥协的感觉,反正你很少会违背亲家的意愿。

谦让和妥协,为什么会出现在“亲家”的关系当中呢?

原因很简单,你不想让孩子难做人。如果你是男方家庭的长辈,那你不希望别人说你虐待儿媳妇,待她不好。如果你是女方家庭的长辈,那你不希望得罪对方,让你的女儿夹在中间难堪。

尤其是女方家庭的长辈,更是处于无奈的境地当中。试想,别人求你帮忙,你帮不帮呢?或者说,别人求你借钱,你到底借不借呢?

如果能够帮忙,那你绝对会帮忙。可是,如果你不能帮忙,那你还是会硬着头皮去帮对方,甚至不会拒绝。为什么呢?因为你没得选择。

不帮忙,别人会说你不重视亲家之间的情谊。帮了忙,你又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就拿“借钱”这件事来说。比如你的亲家找你借了钱,可他到期了还没有还钱,那你该如何是好呢?

是催他们还钱,还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这件事没发生就算了呢?

大多人都会选择后者。要知道,在“亲家”这段关系里面,谁也不好说什么。遇到问题,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03

当你退休之后,就不要跟亲家有过多的往来了。

既然亲家如此麻烦,那我们该怎么应对呢?难道说就没有办法了吗?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与之有过多的往来。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世上最好的关系,莫过于“淡如水”的关系。你好,那是你的事儿,跟我无关。而我,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你过得好不好,我也没兴趣知道。

唯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不跟对方产生过多的矛盾。

而最坏的关系,莫过于“甜如蜜”的关系。你好,我也来附和你。我好,你也来迎合我。这种亲家关系,最为致命。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近,最容易产生争执和矛盾。严重一点,这种矛盾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婚姻。

为了孩子的婚姻,身为父母的双方还是要尽量减少往来。没有必要的事儿,别说太多。没有太大的问题,别相互告知,各家解决各家的事儿就好。

老子有句话说得很好,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

往来太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就过分紧张了吗?

04

如果亲家求你帮助,你该如何应对呢?我们不妨做好这三点。

首先,要学会婉言拒绝。“拒绝”这件事,看似很简单就能做到。实际上,可能你连说个“不”字都做不到。

尤其是跟亲家交往,该拒绝的时候,要拒绝,千万不要顾及太多。有些时候,就是因为我们顾及太多,所以才掉入到别人的圈套当中。

更重要的是,像“吃亏”这样的事儿,只要出现了第一次,就会出现一百次。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学会拒绝,阻止“第一次”的出现。

其次,我们不妨做到“少管”年轻人的闲事,让年轻人自由发挥。

退休之后,就不要管年轻人的事儿了。你孩子的婚姻关系怎样,让他自己处理就好。父母管太多,容易乱了套,更容易挑起双方家庭的矛盾。

所谓“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就是这个道理。

最后,人到晚年,要学会装“糊涂”。

有些事儿,能打太极就打太极,能糊弄过去就糊弄过去,千万不要太认真。认真的结果,无外乎得罪别人,也影响孩子罢了。

总的来说,跟亲家交往,要讲究技巧。同时,也不要走得太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文/舒山有鹿

你可能感兴趣的:(退休之后才明白,就算跟“亲家”的关系再好,也不要有过多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