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因生活费不够花而发帖骂父亲:孩子的家庭教育缺了什么?

中国留学生的话题不时地上热搜。

之前讲的是富豪子女在国外开豪车,路上玩飙车,各种派对,今天居然有中国留学生因每月 1 万生活费不够花发帖辱骂父亲。网络传了很多个版本,但从微信的聊天截图来看,我是对这个父亲抱有同情,但对他的家庭教育真的不敢苟同。

留学生这个群体在逐渐壮大,背后传递着怎样的社会趋势呢?

01

95后 00后 那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出生在一个黄金时代,独生子女居多,家境较好。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受过苦,不希望孩子受苦,由此想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由此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花父母的钱就是应该花的想法。

甚至在父母完全没有能力承担的方面跟风攀比,秉持着你没钱是你的事,别人有什么我就应该有什么的信念,造成这种风气真的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

02

聊天记录中,女孩的话语里对父亲缺乏基本的尊重,看不出基本的感恩之心。

但深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基本也可以推测出女孩的成长模式。从小娇惯,导致孩子的欲望不断增加,只注重自己的享受,丝毫不关注父母的死活。在女孩的意识里,只要自己还在上学就永远都是小孩子,23岁了也只习惯伸手向父母要钱。消费不节省,外出要打车,还怪父母给得少。哪怕父亲都喝粥吃青菜省钱,女孩还会怪父亲给得少。51岁的老人了,在子女的眼里,只是一个没有血肉和情感的提款机。

03

这位父亲的养育中,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没有原则和底线,一味纵容孩子。

从开学之初,女儿就承诺过,月支出不超1万,现在每个月都透支,每次哭穷,你就勒紧裤腰带给孩子汇钱。为啥不直接说不会多给就是?父母做到坚定信念,孩子才知道父母言出必行,说的话是有分量的。一旦父亲的行为一再违背自己说的言语,孩子也就认定他的言语不可信,也就开始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渴求更多,而在内心则瞧不起父亲的穷。

讲再多的道理,真的不如让女儿体验一回自己的一诺千金。

违背自己的原则,那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后果。不给她机会体验,她永远都不会长大。

这个女孩,让我想到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故事》中被家人宠坏的小女孩维鲁卡·索尔特。要是她爸爸不给买她想要的东西,她就会耍赖,又踢又闹吵个没完。

凭借着富商爸爸的财力,她可以通过父亲全厂的女工花费3天,帮她找到那张稀有的金券。但在拿到金券的那一刻,她又想要一匹小马。虽然有了可以开动物园数量的宠物,当她看到受过训练的开坚果的小松鼠,她又要父亲给他弄到。

但在威利这里,松鼠是不出售的。被宠溺的女孩闯入松鼠的工作区抓松鼠,结果被训练有素的松鼠当做坏坚果,投入了废品炉。

小女孩很讨厌,但是是谁纵容她变得如此讨厌?

与之相比鲜明的则是小男孩查理。他和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虽然家境贫困,一家住在摇摇欲坠的小木房里,但相互之间却和睦融洽。连生日上唯一的巧克力都要和家人分享。

哪怕知道金券的稀有,考虑到家人的需求,小男孩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这个机会,用金券换取更多的金钱来满足家人的需求。

给孩子再多的物质,再多的金钱,都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去珍惜自己的家人。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远比学校的教育更重要,但我们似乎都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

在教育中,盲目地给孩子填充各种知识,却缺少了家人的陪伴和家庭氛围的营造。

有生之年,好好珍惜父母给你创造的条件,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看到这句“爸爸51周岁了,已经老了,没有能力一直养你。”感觉真是扎心。

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对于父亲的掏心掏肺,完全没有一丝触动吗?

屏幕前的你有什么看法呢?每个月生活费够花吗?有打工赚过零花钱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学生因生活费不够花而发帖骂父亲:孩子的家庭教育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