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记录”之,平静沟通,消除误会

周天下午我和姥姥准备一起出门溜达,岑乖准备在家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出门前,我叮嘱了岑乖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别被其他的事情干扰,做作业期间一定要守好自己不要碰iPad。

当我们溜达了一圈回来后,我看到岑乖仍然在弄他的数学拓展,好像进展缓慢。我跟姥姥尽量不打扰他,就各自看书去了。

可是,岑乖就跟上了定时器一样,没多久就离开桌子来找我们说话,一会儿说好难,一会儿要跟我玩儿。

就这样,他磨磨蹭蹭的耽误了自己的时间,到最后一小时的时候才开始改写习作,直到六点才弄完他的学习。所以这个下午,他玩儿没玩儿好,做也没做得有效率。

最后,当我瞟了一眼他习作本上歪歪斜斜的字后,我实在没忍住,冲他发了火,说他字难看,效率也不高,还说他趁我们不在家又拿起ipad玩儿游戏。


岑乖也因为我俩的冲突,委屈得眼泪直掉,也生气得不跟我说话。


吃过晚饭,岑乖一直想跟我说话,但是用的是很不友好的方式,我也懒得理他。

岑乖貌似意识到了自己跟我沟通带着情绪,在他稳定了几分钟后,他平静有力的跟我说:“妈妈,我想跟你说一下今天的事情:今天的数学拓展很难,你别看我就只写了一个答案在卷子上,可是我是经过了很多次的验算和枚举的,这非常花时间。还有,我并没有玩ipad,我连ipad被你藏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所以,你今天说我没有抓紧时间,没有集中注意力是没有的事儿。我被你冤枉很生气。”

我看着他这次既没有情绪,也没有抱怨和生气的表达,让我对他这次的沟通刮目相看。

这孩子既说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指出了我不应该随便对他下判断。

我也放下了情绪,跟他好好的化解了这次不愉快。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讲的“非暴力沟通”是这样教我们沟通的:

我们将“观察”替代“评判”,把我们所看到的事实表达出来;

再用可以表达高兴、生气、愤怒、恐惧等等感受的词来描述此刻我们所看到的事实的情绪状态;

接着,跟对方确认他此刻的心情/感受是否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

此时,我们认同作为“一个人”的确会有情绪的事实。

最后,我们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并在接纳对方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要求。


其实,通过孩子跟我的再次沟通,我发现他意识到了不带情绪的表达:孩子感受到了我的情绪,认同了我看到他还剩很多任务没有完成时的生气状态,他虽然也很生气我对他的误会,但是经过他自己对我的状态的接纳,他说服自己有理有据的跟我沟通,并且表达出他的想法和感受。

我不得不说,岑乖的第二次沟通确实很有水平。

虽然我们下午经历了不愉快,但是最后我们都放下情绪,收获了好好说话、有效沟通的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小记录”之,平静沟通,消除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