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IPD产品需求管理流程

作者:翰德恩咨询创始人王明兰

在IPD体系下,产品投资组合管理的例行活动首先表现在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上。这包括需求的收集、分析与决策、研发实现等端到端等业务流。需求管理本质上是一条“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业务流。为了高效地协同各个部门,更好地管理客户需求被满足的全过程,华为建立了需求管理流程。

IPD需求管理流程由收集、分析、分发、实现、验证五个步骤构成。如图:

解读IPD产品需求管理流程_第1张图片

  • 需求收集阶段

在需求管理流程中,需求收集阶段是一个喇叭口式的开放性活动,目的是更广泛地了解客户需求。这是在RMT(需求管理团队队)组织下,通过相关需求收集方法,有计划的主动收集客户需求信息,确定并生成可能的产品包需求,为后续的分析、筛选和执行做准备。

收集客户需求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种,比如客户拜访、协议标准、法律法规、入网认证、第三方报告、标书分析、技术演进等。通过喇叭口收集到的需求称为原始需求,是站在客户的视角描述的客户痛点。

所有通过主动、被动渠道收集的客户需求都必须录入需求管理数据库,以便统一分析和优先级排序。各部门原则上不考虑未经统一平台进入的需求信息。PDT对TDT提出的内部需求也必须统一提交到该平台,按照流程进行处理。

  • 需求分析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必须有规范的过程、分析工具和方法;需求信息具备必要的要素,可以对其进行分析、解释、排序和进一步细化。目的在于在以后的子流程中可以分发、执行并验证分析过的需求,分析活动包括解释、过滤、分类、排序等。

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可用于需求分析活动:$APPEALS方法改进和完善产品概念,很好地覆盖了产品包需求的各个方面,有效运用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PDT交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还有SWOT等分析方法。

解读IPD产品需求管理流程_第2张图片

  • 需求分发阶段

需求决策后,需求进入等待开发的阶段。接纳后的需求分为紧急需求、短期需求、中长期需求。紧急需求以变更管理的方式进入正在开发的产品版本,短期需求纳入产品规划,中长期需求作为路标的输入跟踪管理。

客户需求有不同的颗粒大小,呈金字塔型分布。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保证需求被恰当地分配到最合适的组织或者子流程,并由对应部门决策:该需求应当被接纳实施,还是拒绝,或推迟。

  • 需求实现阶段

需求被分发到产品版本中之后,就进入实现阶段。在该阶段,将客户需求变成产品,满足所确定的客户需求。该阶段和“产品开发流程”以及“技术开发流程”有密切的关联。需求转变为规格、设计、以及产品,在此过程中由产品开发流程或者技术开发流程控制需求的每次转变。

需求实现过程中,存在如下两类风险:1)因客户/市场变化导致的需求变更,将影响PDT的开发活动;2)因PDT的资源等原因导致需求交付的延迟,将影响客户的应用计划。

  • 需求验证阶段

需求验证包括需求的确认和需求的验证两种。验证活动贯穿于整个需求管理流程,在分析阶段需要对需求进行“客户早期验证”;在实现过程中,需求也需要在IPD的计划阶段和验证阶段被客户所验证。

在验证阶段,PDT通过交付版本,结束需求管理团队分发的任务:需求管理团队对PDT的交付进行内部验证,确认任务的完成,同时对需求提交人发布实现结论,提交人等待版本上网后客户的反馈意见提交验证结论,以确保满足客户需求。

总之,IPD的产品投资组合管理流程是一个端到端的业务流,从客户需求的收集到需求的验证,每个步骤都有规范的过程、分析工具和方法。这个流程的目的是高效地协同各个部门,更好地管理客户需求被满足的全过程。通过这个流程,华为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的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敏捷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