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日寒露。
跟朋友小聚。
她跟我吐槽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
她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她跟班里的6位家长处得比较好,建了一个小群,每逢周末几家都会出去搞搞亲子活动,吃喝玩耍。
活动费用都是AA制。
一般都是由一个家长先买单,然后费用在群里清算,算出每家需要A多少钱,大家再分别转给买单的人。
朋友为人热情,一般都会主动先去买单。
其他家长一般在现场,或回家后就把份子钱通过微信转给她。
但有一个家长(暂且称为B家长吧),事后从未转过钱给她。
一次两次,朋友以为她忘记,没说什么。
但次数多了,朋友快憋成内伤了。
因为每次的钱本身不多,少的时候几十元,多的时候就两三百元。
她抹不开这个面子去问。
总不能在群里艾特她,你上次聚餐的份子钱没给我哎。
或者单独私聊她,你差我XX元份子钱是不是忘记给了?
每次聚完看到群里热火朝天的转钱记录, 她以为B家长会良心发现差她份子钱的事。
但人家没有。
该聚的会一次没拉下,该嗨皮的时候一刻不含糊,该付账的时候一律选择性失明。
朋友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人啊。
还别说,世界上真的很多这种人。
把别人的钱当自己的钱用,把别人当成自己移动的ATM。
很多时候,双方也许都不差这点钱,但我们特别讨厌破坏游戏规则的人。
如果前提是“我”请客或者“我”送给你的时候,用多少钱都无所谓。
但前提如果是AA或者借钱的时候,生而为人,生而为社会人,请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尊重对方,尊重自己。
不要无畏地透支别人的信任,不要无畏地透支自己的人品。
二
这两天,有个“借钱的和要账的”的帖子上了微薄热搜榜。
可见,赖账的人遍布全国各地,蛰伏在各色人群中。
看人气和回帖就知道,大家对这些潜伏在身边的“老赖”们行径的厌恶和无奈简直罄竹难书。
很多人还PO出了如何要账的套路,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可谓喜忧参半。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三
如何要回被别人故意赖掉的帐?
不好意思,目前尚未看到特别有效的方法,得全依赖对方忽然乍现的人品。
下面几个案例仅供参考,具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有待验证。
1.光明正大一身正气的声张自己的权益。
人家都好意思不还(给)了,你还有啥不好意思不敢要。
我刚出来工作的第二年,办公室有个大姐问我借3000元,说下个月发工资就还我。
我那时很年轻啊,觉得同事间应该互相帮助啊,想也没想就取3000元给她,也不问人家干什么。
第二个月发工资了,她没提还钱的事。我就去问她,她说不好意思,这个月有点紧,能不能下个月再还。
我想行吧,再等一个月也没啥。
结果这一拖,半年过去了,这3000元还没影。
我以前没遇过这种事,心里急的有点想哭。
2006年,3000元对于从农村出来,刚大学毕业不久,上要还助学贷款,下要供弟妹读书的我,还是很大一笔钱。
办公室有个阿姐看不过,把我拉到一边说,她现在也就能欺负你们这些新来的员工了。
原来,这个同事以前曾以各种理由,把单位的人几乎借了个遍,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借完钱后就进入“遗忘”或“推脱”的状态。
有些钱借得少的不好意思找她还,钱借得多的问了几次,她不还后也不好意思一直问。
她就心安理得的一直“用”着别人的钱。
开始大家没交流,不知道她借了这么多人的钱,一通气 ,妈呀,单位90%的人都被她借过钱。并且没一个能要回来。
后来老员工再也没人借钱给她。她就找不知情的新员工下手。
我就这样中招了。
我一听更不行。我这钱不能白给她啊。这钱对我用处大着呢。
我横了一条心一定要回来。
有空就去她面前诉苦,说家里怎么等着用这笔钱。
她大概没遇到一个比她更有毅力的。
终于在借钱后的第九个月,把3000元还给我了。
2.大一点的借款一定要写借条。
有个男同事,头脑比较灵活,在外面经常搞点七七八八的投资。
有次问我借2万元,期限一年,按15%支付我利息。
这是好几年前的事,搁现在这种钱分分钟不能借的。
那是还是年轻啊, 主要也是穷啊。心想15%的利息,哎哟不错哦。
都是同事,也跑不了。
但得写个借条。
于是这钱就借出去了。
结果也没让人失望——这笔钱,并没有按时归还!
还有个更坏的消息是,这个同事后来辞职了。
说实在话,我当时内心是绝望的。
但好在我手里有借条。
还款期限到期后,我也不忘积极催收。
并且打电话时,有意无意提下借条的事。
感谢这个同事最终没有泯灭人性,感谢当时有这个借条,催了三个月后,同事还了这2万元本息。
这是相当侥幸的事。
3.在自己可以承受的损失范围内借。
有了上面那两个案例惊吓,我再也没有轻易借过钱了。
一般关系的不借,关系好的遵循救急不救穷的大原则来借。
并且借出去的钱,充分做好要不回来的打算,所以金额,就是在自己可以承受的损失范围内。
这种做派,是钱钟书的借钱的事儿给了我启示。
经常有人找钱钟书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1000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500元,不要来还了。”
同一个人二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
他当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上街撞伤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听清情况后,他问:“需要多少钱?”司机答:“3000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1500,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这是一代名人的风骨。
大家也可以借鉴下。
至于题目的10万元,我真的有借给一个朋友,她现在也还没还上。
但这个人,是我信任的真正意义的朋友。
我相信她有了这笔钱,会第一时间打给我的。
人的生命中,一定也会有一两个值得深交的朋友。
这是这世间的温情所在。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