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故闻】

先思:古代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孝心,以他对家长意见的接受与施行程度为标准。若即使家长不在仍然一直可以保持,便是真的具有。

怀瑾说:“志”思想意志。认真倾听父母的教诲,坚持履行对父母的承诺则可以称为孝敬。

https://www.xyyuedu.com/zhuzibaijia/lunyubiec/32998_6.html

钱穆说:“其”,指孩子。父亲在而不主管家务时,看他的思想。反之,父亲不在,要他亲自行动时则看他的行动。“道”,处世之道,这里犹指家事,如家中经费、规矩,亲邻交往等。又说,此句专指周朝君主,太子初继大统,正是悲戚时,亦无经验,所以授权于“冢宰”,并暂延政治举措而无改于先王之道。另一方面,本句只提到“父子”未提“君臣”。又说“父行是道,终身不改;父行非道,何须三年?”解释虽有差异,但不论如何这一规矩的总归体现了孝敬之心,至于现代中应该也有一些家庭在遵守。

http://www.guoxue123.com/new/0001/lyxj/002.html

朱熹说:父在,而孩子不能自行主张时,看孩子的思想。父亲不在而由他自由行动时看他的行为。可以通过这两点分辨他的秉性。父之道,犹指其中应该改变而可以不变者,因为不忍变更而维系三年,才可以说他的确孝顺。

http://www.guoxue123.com/jinbu/0401/01lyjz/000.html

总结:

相同点:真正的孝敬是持续的而非一时的。

不同点:

1.“其”是谁:南怀瑾认为指代父亲,这两句说孩子对父亲态度和行为的学习。钱穆和朱熹认为指“孩子”,这两句表示考察人本心的两种方式。

2.“孝”的标准:南怀瑾认为这是指对父母应承的一贯遵守。朱熹和钱穆认为是对父亲行为方式的保持,朱熹尤其指出是对于可以改正的习惯的遵循。

后评:当处于临近权威的控制下,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发自真心是不能确定的。只有当他脱离了权威的干涉所做的才是所想的。有“过则勿惮改”又言“三年不改”足见古人对“孝”和对维系祖训的重视程度。但无论如何,孝是长久的状态而不是一时行为的论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一句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