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立志,无长志
一个男同事挺着圆圆的肚子,整天嘴里嚷嚷着减肥:每天多少步;哪天在“微信运动”中排了第一,这一个月占了封面多少次;以后不吃肉了……
去年冬天,我问他:“你还是每天坚持晚饭后散步?”
“这天寒地冻的,非我不想走,是真的太冷了,等明年开春我肯定每天绕城一圈。”说的是那么有理有据,完全一副占尽所有理由的神态。
我再无二话,也无需二话,我断定他的肥永远减不了。
“成大事者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如是说。
王羲之是晋代闻名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儿子王献之8岁开始学书法,学着学着厌烦了,问王羲之“写好书法的秘密是什么?”
“秘密就在这七口水缸里,你把这七口大水缸里的水写完,秘诀就出来了。”
王献之持之以恒,写完了七大口水缸里的水,最终成了与父亲齐名的大书法家。
我们的敌人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任何困难都是对自己的挑战,在困难面前,只有两种结果,被它打倒或打倒它。
二:能挑出任何人的毛病
“这人真是不行。”
“小马写的网络小说简直狗屁不是,不知道怎么火的?现在的读者难道都是白痴?”
“看那人穿的衣服,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
“老板怎么就看上那么一个小人……”
“……”
老家的一个亲戚,初二来我们家里给老人拜年,整个午饭桌上听不到它说别的,就是类似这样的话:
“现在经济不景气。”
“我们老板……不行,我也就是凑过干。”
“邻居小王别看开的宝马,你们知道它那钱哪来的吗?骗来的!说出来我都替他丢人。”
“……”
我就以孩子不好好吃饭的理由离开了饭桌。
前两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母亲改变女儿的事,她自己也从中受益良多:
因为女儿成绩不好,习惯不好,而且回来还老是挑老师、同学的毛病。她想直接说女儿这样做不对,女儿肯定不予接受,还会反感。
她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玩个游戏吧!”
“什么游戏?”
“每天挑一个人身上的优点,这个人可以是老师、同学、朋友、伙伴等等任何人。”
“好啊。”
一个月后她发现女儿变了:变得积极阳光、开朗,学习也有了规律:几点学习,几点睡觉;什么时候复习,什么时候预习……
如果一个人什么时候都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凡事都是客观原因,那这个人注定有不了进步,永远都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三:无耐心
看过一个中国记着写的故事:她到美国后,看到一个卖花的老太太,老太太穿的衣服有点破烂,一看就是经济条件不好。但老太太脸上始终如一的挂着微笑。
记着忍不住上前问道:“您为什么这么高兴?”
“耶稣被绑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是星期五,可三天以后就是复活节,不就是忍耐三天吗?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呢?”老太太坚定的回答。
是啊,忍耐三天是多么简单却又多么富有哲理。
有好多聪明的人都是因为没有忍耐力而功亏一篑:读书时因为没有耐力只是匆匆翻过,导致书里的精华没有被记住;领导开会时没耐心仔细听,导致工作出现重大偏差;做方案时没耐心设计细节,导致工作半途而废……
司马懿是历史上有名的有耐力的人物,诸葛亮六出祁山,用尽各种办法羞辱司马懿,司马懿就是不应战,因为司马懿明白:能忍够一个月,蜀汉大军只能无功而返:因为出征带的粮草就能维持一个月。
工作生活中需要我们忍耐三天的事会很多,锻炼一下自己的忍耐力吧,肯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复活节。
判断一个人有无本事最主要的一点是:是否对家人,尤其是配偶发脾气。
一个朋友曾经向我说:无论跟她老公一起办什么事,办好了还行,只要办不好,就是她的责任:哪句话没说对?哪个时间不应该?合同签的时候附加条件没写完整?等等,都是她考虑不周或办事不力。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群人,对外人很客气,对自己家人横冲直撞,家人就是自己的发泄工具,就是自己的出气筒。
这是最没出息,也最不应该的做法。
真正有能力的人都是对家人很关心和爱护的,因为家给我们提供了安全的避风港,是我们可以遮风避雨的温暖港湾。
对待家人要和对待领导、同事、朋友一样,甚至还要好,试着收敛起对待家人的锋芒,当我们不再不分青红皂白的埋怨家人时,不再拿自己最亲近的人发脾气时,不再感觉家人不需要尊重时,我们自己的生活品质和人生品质都会得到提高,将迈向新生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