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治疗与实践—象征性:行动取向的干预2

      二、演绎逻辑可能性。

      系统建构式的模拟过程,利用躯体作为系统的感知器官。

      四角困境。

枕头法


      四角困境和枕头法有些相仿,目的是打破来访者非黑即白的思维僵局。一对矛盾冲突中相抵触的“一方”和“另一方”被定义成两个位置,另外两个位置—“两者皆是”“两者皆非”。还有第五种情况,它独立于框架之外。在小组中,可以用角色扮演来演示。在个体咨询中可以利用小人偶或者椅子来排列,来访者可以依次坐在椅子上感受相应的位置,体验交换位置后在不同位置上的感受。

        五种位置摆放:

焦点:在房间里摆出当事人本人的角色扮演者的位置,而当事人也就是处于冲突中并寻找解决办法的人。

位置一:在当前矛盾冲突中对当事人来说位置稍微近一点的一个方面。

位置二:相反的一个方面。

位置三:“两者皆是”的位置。

位置四:“两者皆非”的位置。

位置五:自由活动位置,任务是考虑其个人的幸福快乐。

      其他结构排列形式

      问题排列。除了焦点(即排列中的我),还存在一个目标。排列出阻碍通向目标的障碍,通常一到三个。同时还有一到两个屹今为止未使用过的资源。更为重要的一部分是“被掩盖的获益”,它代表目前的问题一直以来的有利之处。最后,还需要考虑,在实现目标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隐蔽的主题排列。焦点外排列两个部分,正式的主题和隐蔽的主题,即现有问题还涉及哪些方面。

      信念三角排列。选择三个位置作为三个角,排列出一个三角形。三个角代表A“义务秩序行动,B信任爱同情心,C见识认识理解。诉求的焦点被排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之间。

        排列始终是围绕着找到一个“好的画面”,通过将角色扮演者(部分)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并且至少是比先前的位置比起来令人感觉明显好一些的位置(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资源)。在结构排列解决办法并不明确时,当事人会创造出新的解决办法。

      视觉化的呈现问题让当事人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可能性,扩大了可能性空间。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比较抽象,而通过我们身边比较常见的椅子的方式让对方坐在他人的位置看自己,会有不同的想法出现。我们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尝试利用这种方式和家人沟通。

      三、时间线之旅:从未来回看今天

具体做法:

      在咨询室中定义出一个时间轴(如果我们站的地方是现在,哪里是将来,哪里是过去?),然后将时间线象征性地表现出来,例如通过一根长绳(也可以是几根,比如一对夫妻各有一条时间线记录各自的事件,然后汇合在一起)。接下来可以将过去的事件,也可以是未来的事件沿着这条线列出来。,也可以列出事件后的事件(如果您的症状消失了,考试结束了,会怎样?)。这条线设置好后,人们可以沿着它走,并与象征出来的事件联系起来。

        时间线之旅可以运用在父母咨询中,检验父母对未来的恐惧。准备一条长绳,从过去延伸到未来,先定义现在的时间点,治疗师和父母站在起点目光投向未来。询问当看向未来时会出现什么情绪?把那些令人产生恐惧的未来事件在时间线上可能会发生的地方标记出来。治疗师和父母一起按照缓慢的节奏沿着这些恐惧事件走过去,确认这些中间的步骤,并且最终站在事件前。重要的是,不要停留在此处而是继续向前走。走向恐惧事件并穿过它们,走完它们,最终从一个合适的位置回看它们。“现在您站在事件之后感觉如何”?的问题,父母会“感觉事情不像所担心的那么糟”“我想到了解决办法,我能够很好的运用它们”。把这些体验“装入行囊”,带着它们再走回起点(现在)。站在那里询问,这段时间线之旅是否激发出新的想法,是之前没有想到的。完成时间线之旅后,需要花时间与所有参与者一起对其进行评论。

对未来不确定感让我们充满恐惧,未来我们会面对什么?我们会以各种方式来增加人生中的确定感,看到未来的的模样。今天作者讲到的时间线之旅,让我们视觉化的直面未来,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想象的恐惧事件带来的恐惧有多么强烈,会带来什么。这里我会有一些想法:如果来访自身有一定能量,只是被事件一叶障目,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跳出问题看问题。不过如果来访能量不足,问题较多,不建议用这种方式和来访一起工作。可能适得其反,导致更多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治疗与实践—象征性:行动取向的干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