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会谈时,对方咄咄逼人,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我们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姿态,把能做的部分都先做了,哪怕只是掏出本、拿出笔来认认真真地记录对方的需求。
记笔记一方面表达了你积极主动的态度,另一个方面也为你争取了时间。
如果这件事是超出了我当下的权限或者能力范围,那么我们可以换个时间,化被动为主动。
有次,有个客户特别着急快件转寄,因为快件在第三方转运公司,没法收回,客户特别着急地问:“你们能帮忙联系收回吗?”由于我们也没有权限回收,如果直接说:“不能,没法帮忙。”可能引发客户的反感。
你可以这样回复:“真的非常抱歉,我想您一定特别着急,毕竟都催了三次了,你看这样可以吗?我先帮您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大概30分钟,我再反馈你详细实情,你看可以吗?”
这样你就为自己争取了时间去了解和处理问题。
不过,换时间不等于敷衍。首先,你一定要定下二次沟通的时间点,不能说,“有空了”、“过段时间”等模糊的信息;其次,你一定得下功夫去做,如果努力后,还是不能达成客户的需求,那么你可以向客户反馈你做出的努力,再向客户寻求建议和需求。
比如上面的例子,你可以了解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然后逐一向客户汇报,“为什么我们无法处理原因,难处是什么。”最后说:“我知道你是做大生意的,肯定经常出口,以你经验来看,还有哪些方法能尝试呢?”
如果有,你就可以继续想办法尝试。如果客户也提不出新的建议,就容易接受你无法帮上忙的现实了。
除了换时间,我们还可以用换口径,换场合和换角色处理各种难以应对的场面。
换口径就是对方明明问你的是A问题,但你偷换一个概念,用B口径来回应他,主要应对恶意攻击。
周恩来总理是换口径的高手。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如果正面回答,就会暴露我国的经济机密。如果拒绝,又显得很没风度。
周恩来的回答让人拍案叫绝,他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
西方记者想要问得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周恩来总理把概念偷换成了货币面额,闪躲了对方的问题。
换口诀运用得好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你机智幽默;但用得不好,就会让人觉得你抖机灵,不诚实。所以,换口径一定要慎用。
换场合是变公开沟通为私下沟通,或者变私下沟通为公开沟通。如果你希望升级一件事的重要性,你就要把场合去做扩大化的处理,变私下沟通为公开沟通。反之,你希望把事情降级,则需要,变公开沟通为私下沟通。
比如,你要表扬一名下属,就可以通过换场合的方式,加强表扬的力度。
最简单是办公室里,拍拍他肩说:“小杨,干得不错。”
升级一步,在周会上,公开表扬:“小杨,近期表现不错,上个月销售业绩排名第一。”
再升级一步,可以在公司年会上,进行表扬和颁发奖状。
反之,要批评一位下属,就要把问题降级,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他,可以把他叫到会议室,进行单独批评。
换角色是当一些问题,我们不方便回答,或者没有能力回答时,换个人来回答。
一种是直接把球抛回给提问方,反过来向对方请教。
比如,领导突然问了你一个问题:“小杨,你觉得你们这个季度的指标定得合理吗?”
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既然这么定,我肯定觉得是合理的。但是领导这么问,他到底是觉得合理还是不合理?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一个问题扔回去。你说:“领导,这机会太难得了。您既然问到这了,我特别想跟您请教,您看我们的指标怎么制定才能更合理,更能符合公司的大局呢?”一个问题扔回去,相当于把球传了回去,这个角色就换了。
另一种是把问题传给别人。这是要注意两点:第一,团队关系。你不要把问题抛给和你不对付的人,他可能让你下不来台。第二,对方的能力。你也要能判断对方是能接得住这个问题的。
当你掌控对话的能力越来越强,你会觉得自己随时能hold住全场,任何沟通都不在话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但这时候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真话不全说,假话绝不说。
有的时候真话是很伤人的,沟通除了达成共识,实现目标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会伤害彼此关系的话,就算是真话,也能不说就不说。
而假话就绝对不能说了,一旦被别人发现你说了假话,你的整个信用体系就崩塌了。到时候你说的任何话都不会有人相信,那么就算你有再多的技巧也无济于事。
掌握了以上沟通原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你都能和对方进行顺畅的沟通,达成共识。
总结
换时间,换口径,换场合和换角色是四种应对沟通困局的方法。
换时间助我们赢得时间,化被动为主动。
换口径助我们闪躲问题,避免正面冲突。
换场合助我们变换场景,选择有利局面。
换角色助我们转移问题,等待局面明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真话不全说,假话绝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