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文化——儒家哲学

儒家哲學——儒與孔子

一、說“儒”字,單立人加需字,儒在甲骨文金文裏寫作需字,會“沐浴”之意,古時沐浴指洗頭。人爲何要沐浴,準備參加祭祀活動。广义的儒还指知识分子。許慎《説文解字》“儒,術士之稱。”胡適;“儒為殷時期的教士”由此看出儒的兩大特徵,第一愛乾淨,儒很讲究个人的形象,儒有专门的服饰帽子。第二儒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活動。由此得出儒的定义:儒,最早指以相礼治丧为职业的文化人。孔子的祖先是殷商时代的贵族,是级别很高的儒,到了孔子这一代衰落,年轻时的孔子以“儒”为职业,但他级别很低。孔子诞生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被称为“儒”,英文的儒即为孔子学说。凡是信奉孔子学说的均可称为儒家。

說“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公元前551—前479,出生在9月28日。孔子身份複雜,對其評價大起大落。孔子有时被抬得很高,在唐代被称为文宣王,宋代玄圣文宣王,后来至圣文宣王。有时他又被贬的很低,在他生活的时代,“累累若丧家之犬”;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文革时期,批林批孔。

“十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的人生年譜,也是他为我们制定的人生规划。孔子幼時愛玩的游戲,典禮的游戏。孔子是一位名师,孔子對待學生既嚴格又慈祥溫和,因材施教。孔子的性格既功利,想做官出世;又具有超脫理想的一面,愛好音樂美術。他整理五經,是個有遠大文化理想的人;他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他又是一個溫和慈愛的長者。


儒家哲學——儒學三期

先秦儒學(孔子之學、禮樂之學)1、孔子創立儒學,孔子去世後,儒學分爲八家,最有名的是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張性本善,統治者施仁政,具有大丈夫氣概,善養浩然之氣。 2、儒學原典

兩漢儒學(董仲舒之學、經學)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得到漢武帝肯定並大力支持,儒學得到弘揚與發展。漢代經學分爲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今文經學用漢代流行的隸書抄寫,屬朝廷出資辦學,屬官學,為政治服務,講陰陽災變,微言大義。古文經學使用先秦文字大篆小篆抄寫,大家族出資辦理,屬私學,講文字訓詁,典章制度追求歷史真實。漢魏之際,儒學衰敗,老莊之學興起;魏晉南北朝,佛教闖入,儒學地位受到挑戰。

宋明儒學(朱熹之學、理學或者道學)宋代儒學傢感到危機,決議改造儒學。他們將佛學、道學引進儒學,形成新儒學。新儒學之新,除加入佛道之學,他們提出了一個形而上,本體論的範疇,稱爲“理”,因此又稱爲理學,理的最終目的是“明道”,又稱“道學”。到宋代時,儒學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到明代,王陽明倡心學,心即理,心外無理,將心與理統一,以心主宰萬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儒家哲學——儒學三億

一、仁義,由仁和義構成。仁字單立人一個二,由兩個以上的人組成,因此任最初的含義是指人際關係。儒家的仁是指人際之間很親善的關係,而且不僅僅局限于親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此基礎上孔子將仁提升為儒家倫理道德的最高範疇。如何達到仁,孔子提到兩個標準:忠  恕。

忠,含有真心誠意、積極爲人之義。所謂“己慾立而立人,己裕達而達人”

恕,相對於忠而言,意爲如果不能做到有利於人,至少不要有害于人,“己所不慾勿施於人”。

義著,宜也,即爲得體、合適,後來引申為正義,正當。禮崩樂坏,天下無道的時候,弘道的任務落到士身上,在勢的高壓下,士以道義自重,以仁做義的保證,形成道義與權勢的對峙。“杀身成仁”的事例。

二、禮樂,含義廣汎,指中國傳統社會的典章制度、良風美俗和道德規範。礼的最初含义是指向神出示礼(玉)乐(鼓)的祭祀活动,礼乐是紧密联系的,有礼必有乐。


   孔子对礼乐的贡献,将仁引入礼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一个人不仁的话,跟他讲礼乐毫无用处。孔子和他弟子对礼乐和仁义的认识是有区别的。他们认为仁义是人的先天素质,而礼乐是后天的修养。孔子认为,人要做官,要先学习礼乐,然后再出来做官。孔子要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认为越古的音乐越好,越古的礼制越好。孟子认为音乐的好坏和古今没有关系,音乐的好与坏关键在于统治者,他能不能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做到与民同乐。荀子将礼乐的功能分开来解释。他认为,礼是一种恭敬,崇敬,是强调社会等级当中的不同的人的不同的义务,权利和规范。乐是一种调和,用来调和不同等级人的差距的,来综合他们相同的一面。


三、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儒家对个体的最高要求,内圣就是内心要达到仁圣境界,如曾点人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外王即建立功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抱负。孔子再讲内圣外王的时候又讲到要有完全的人格追求,即“君子”。“文质彬彬”,文指后天修养,质指先天的质朴。后天先天达到彬彬之盛即为君子。孔子把人格分为四种:圣人、君子、狂狷、乡愿(小人)。今天不仅君子小人这两个词语来源于孔子,而且关于君子小人的标准都来自孔子。孔子将自身定位在君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學文化——儒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