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国外的大学和环境?

右二白衣者是我

来英国没多久,我就注意到一个现象——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总跟同胞待在一起,不论上课或课余生活,他们身边很少见到外国人的身影,反观国外学生群体,各种肤色和发色混杂,其乐融融。起初,我并不觉得奇怪,毕竟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英文水平也有限,加之中国人向来个性含蓄,有话不直说,凡事不主动,因而交到外国朋友和融入国外环境的时间相对较长。然而,时间久了,我发现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仍然整天跟同胞黏在一起,若问是否有关系不错的外国朋友,十有八九都是否定答案。其中不少人说过话的外国人甚至仅限于老师,除此之外,能不跟外国人说话就不说,对当地社区和学校的环境、文化等也不甚了解。

我一度对此疑惑不解:既然不惜耗费时间、精力、金钱和机会成本,千辛万苦来到异国他乡求学和生活,却还一直待在逼仄的国人圈子里,不去结识外国朋友,也不去感知和体验异域文化,那么出国还有什么意义?一位同在英国读预本的小老乡也有这样的困惑,她曾经告诉我,自己很奇怪身边大多数读预本的中国同学既然要在英国待上至少四年,却依然很少有人表现出融入当地文化的倾向,朋友大多是同胞,一日三餐的食材大多来自中超,光顾的饭馆大多是中餐馆,几乎对本地社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不闻不问。虽然谢菲尔德没有中国城,但是他们心里都有一座坚如磐石的中国城,始终以城内人的身份生活在城外。

如果按照跨文化心理学家约翰·贝里的移民融合模型来归类,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偏向于“独立分离”模式。简言之,人在当地,却较少使用当地语言交流,不交当地朋友,也不常吃当地食物,多跟同胞聚居。这种模式其实是老一辈中国移民的活法,他们几乎一辈子待在中国城,抱团生活,吃喝拉撒都局限于那块不大的同胞社区。可是,如今的国际环境今非昔比,受此影响,中国留学生或多或少都具有国际视野,而且不论是经济基础或学识修养,都远远强过早前的移民。由此来看,中国留学生完全不必依然遵循老一辈的生活模式,尽可按照贝里提出的“融合”模式生活,既保留骨子里的中国血脉,同时融入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文化,并参与到文化实践当中。然而,如前所述,现实并非如此,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很“传统”。在我看来,这种大多数人选择的留学生活跟在国内上国外的网课相差不大,因为生活状态无异于居于闹市却不问世事。

对于这种选择,我不置可否,毕竟各有各的活法儿。不过,对于这种“独立分离”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我有过一些思考,也得到了一些肤浅的看法。

其一,大部分中国留学生的语言不过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虽然出国留学前须通过语言考试,譬如雅思或托福,并且要达到一定标准,或者上语言班,并通过考核,才能获得最终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语言成绩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不匹配。在中国,语言考试约等于记忆力考试,记的考点词和模板越多,考到高分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语言考试实际上是文化考试,语言能力实质上是对文化的掌握能力,死记硬背却不知内涵的做法只可应一时之需,长远来看,并无益处。

受此大环境的影响,多数留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堪忧,出国后无法进行有效表达和交流,听英语仍然像听鸟语,说英语也不利索,同时怕出丑的心理作祟,索性尽量少说英语。恰好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不少,日常交流汉语即可,不愁沟通不畅,于是抱团生活,躲进舒适圈,大可不说英语。大好的二语环境弃之不用,久而久之,语言应用能力始终停留在初级水准,无法得到任何提高。不达标的语言能力和畏惧走出舒适区的心理的双重作用下,融入当地社区或大学的环境难若登天。

其二,留学的目的无关乎融入社区或了解文化,全在于提升学历。对于大部分中国留学生而言,留学只是提升学历的快捷方式,相较于国内短则两年、长则三年的硕士学制,来英国只需一年搞定硕士学历,性价比颇高。因此,留学的目的尤为纯粹。即使不融入当地社区,不融入校园环境,不了解异国文化,只要不在学业上出岔子,照样能收获学位。用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融入似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劳心费神,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此外,对大多数人而言,当地社区和文化并无任何优越性,反倒是华人圈子属于相对高净值群体,可以当作回国后的社会资源。因此,若跟同胞打好交道,潜在收益似乎最大。平时生活,各取所需;日后回国,若有机会,共谋发展。至于当地社区、文化和朋友,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偶遇,似乎无益于长足的发展,毕竟回国之后,一来鲜有可能继续跟当地社区建立联系,二来当地文化也不是长久生活所需,三来当地朋友更是难再见面,遑论合作。因此,融入可有可无,无关留学的初心。

其三,社会环境不同于国内,融入本身并非易事。来到国外,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跟国内有所不同,纵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生活方式可能趋同,但是社会环境仍然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内核也截然不同。往浅里说,融入意味着适应社会环境,接受当地的风俗和习惯,或者至少能理解,比如遵循当地人的交流模式,比如接受当地的饮食。往深里说,融入意味着三观上的调整和重塑,完善和充实原有的三观,兼容并包,设身处地,从理念上理解当地人的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和处世原则,而不仅仅照葫芦画瓢,不得要领。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浅层次的融入已是力所不及,遑论理念上的融入。一来,在不少人看来,接受当地的社会生活似乎意味着崇洋媚外,认为当地社会优于中国社会;二来,融入当地文化似乎意味着中国人身份的丢失,民族自信力的丧失。因此,融入意味着大逆不道。受此思维的束缚,加之在实际生活中时常遇到挑战,进一步增加了融入的难度,使得融入难上加难。

其四,意识形态作祟,对当地社区的制度、文化和居民抱有偏见,无心融入。出国之后,不少中国留学生都能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差异和文化冲击,而对于这些差异和冲击,不少人并非理解或接受,更不会以跨文化交流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试图琢磨其内涵,而是作出苦大仇深的姿态,较为偏激地批判和否定一切,似乎自己跟留学的城市和文化格格不入。很多人忘了《庄子》里的那句古话——入乡随俗,既然身在异国他乡,切莫对当地文化心怀抵触,多些包容,多些理解,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此外,不少中国留学生对当地学生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也多少有成见。比方说,白人傲慢无礼,有股天生的优越感,而且歧视中国人;黑人野蛮暴力,素质不高,是懒惰、罪恶的代名词;印度人来自贫困落后的地区,刚愎自用,满身咖喱味;日本人顽固不化,恃强凌弱,而且对历史毫无悔过之意,枉为人哉……诸如此类,似乎世界上只有中国人是最正常最值得结交的,除此之外,皆为小人。然而,这种先入为主想当然耳,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人的做法并不可取,只会阻碍自己接触多样的群体及其背后文化的可能性。

其五,动机不足,无法说服自己费时费力融入当地的环境。融入社区和结交朋友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心力,正如健身,正如读一本大部头,正如掌握一门手艺,需琢磨,需钻研,需精进,有时投入和回报还不成正比,权衡之下,索性望而却步。相比之下,抱团取暖要容易得多,至少交流上没有障碍,习惯上的禁忌也少得多,不必费心,也不必计较投入产出比,因为同胞之间往往互利互惠,相安无事,不必融入,已在群中。于是,融入当地社区更非必须之事。

其实,缺乏动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光不够长远,不知如何有效规划留学生活,并使留学的效益最大化。以留学英国为例,留学即谓浸淫于英国的学术体系中,以英国人的思维逻辑写论文、报告,而尝试融入其实是转变思维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再者,倘若结交到关系不错的英国朋友,兴许还能请他帮忙润色论文,对于提升学术成绩和顺利毕业有百利而无一害。除此之外,动机还可以是: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口语;找外国对象,甚至睡他/她;去外国朋友家里做客,感受地道的饮食文化和不同的家庭氛围;受到歧视或者伤害时,用当地人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学业上遇到困难时,敢于去办公室请教老师,而不是连对话的勇气都没有;在餐馆点菜时没有障碍,不会因为听不懂服务生的介绍或看不懂菜单而点了一桌难吃的食物;蹦迪的时候,听懂DJ和周围迪友的话,而不是跟着他们瞎蹦;学联和香港学生搞事情的时候,能够自信地献出一臂之力,而不是在朋友圈无力地吐槽;去文化场馆的时候,不单单是打个无聊的卡,而是能听懂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其历史和文化底蕴;自觉国外的社会环境可能更适合自己,希望寻得契机留下;天上飘过云的时候,写几句英文诗发在中外社交平台上装逼……诸如此类。总而言之,动机完全基于个人,及其人生态度和生活规划,余不一一。

由此看来,造成“独立分离”现象的原因似乎纷繁复杂,但是归根结底,最大的阻碍因素在于自己,是否愿意融入当地社区,是否乐意花费时间精力结交当地朋友,是否愿意调整心态,以跨文化交流者的身份去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是否愿意把融入本身当成一种乐趣。在我看来,融入绝非艰巨的挑战,只是个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将决定短暂的留学生活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也将决定这段人生旅程最终以怎样的方式铭刻在记忆里,甚至可能影响人生道路的走向。


文 字 /  王煜旸

图 片 /  Matthew Ho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难以融入国外的大学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