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卢森堡博士没有告诉你的事

与常见的沟通书不同,《非暴力沟通》讲了一个沟通的方法论。

8个字的沟通方法,就能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争吵、矛盾。

书中列举了很多亲身经历,来展示非暴力沟通(NVC)的效果:调解夫妻关系、化解员工矛盾,甚至缓和部落冲突。

成功案例之多,以至于只用案例就出版了一本《非暴力沟通实践篇》。

Amazing,不是么?

不过,有些事情是作者没有告诉我们的。

当然,可能作者也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

而这些事情,会阻碍非暴力沟通的使用。

主观意愿影响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也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他的众多非暴力沟通实践与案例,来自于他的工作室、沟通培训,以及客户邀请。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无论是到工作室调解关系的夫妻,还是参加沟通培训的公司职员,或者寻求帮助的政治团体,他们都有解决矛盾的主观意愿

我们遇到了问题,我们都想要解决,我们找到一个调解人,bingo,问题解决了。

除了非暴力沟通,调解人使用任何沟通方法都可能成功。

前提是矛盾双方愿意坐下来解决问题

即使没有主观意愿,当一个博士、专家站在我面前,让我跟着他一步步挖掘我内心的需求,我大概率也会跟着做。

毕竟,人们主观上倾向于服从权威。

突发矛盾解决困难

大部分案例,都是熟悉的人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通过非暴力沟通得到解决。

无论是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还是有过多次交涉的公司与职员、学校与学生;或者冲突了好几年的部落、政治团体,都是如此。

突发情况下使用非暴力沟通的例子很少,更别提陌生人之间。

当然,案例还是有的,而且,3个呢,组成了《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章节:

一位教师被劫匪胁迫
一位警察执行公务受到大众阻挠
一位戒毒中心职员受到毒瘾患者暴力对待

从职业上说,3位当事人都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或经验,沟通能力也大概率强于普通人。

通过非暴力沟通避免了暴力升级,值得庆幸,但也值得思考,如果是普通人遇到突发矛盾,使用NVC,能有效么?

这让我想起读后感中的三个事件:

  • 孕妇绊倒4岁小孩

  • 插队不成打9岁小孩

  • 公交车暴打7岁小孩

按提到的顺序,三个事件中的大人对应替换为教师、警察、医护从业者,暴力冲突或许都不会发生吧?

我也假想过三个事件,双方使用非暴力沟通的结果,无论怎么想,都是三个大人使用非暴力沟通,能更大概率的避免暴力伤害。

是的,三个大人,有强制力优势的大人。

双方平等,才能有效沟通

如果双方平等,在事件突发时,非暴力沟通应该是极大概率有效的。

平等,是指强制力平等,或者心态平等

  • 如果强制力不平等,强势一方可能选择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因为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最省事的。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不爽就打——当然是找软柿子打。

对父母,上司来说,打骂一顿最省事,小兔崽子们能听话就行了,哪用得着费力气沟通?

你能想象孕妇去绊五大三粗的大汉,女子插队不成辱骂壮汉,男子跟肌肉猛男说安静么?

  • 如果心态不平等,可能选择逃避或拒绝沟通。

弱势一方可能认为自己是不被理解的,对方是在强迫、指责、说教,而不是请求,继而逃避沟通。

强势一方可能先入为主的做一个评判,认为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在对牛弹琴——对方听不懂人话还沟通啥。

所以才有常见的对话:

男:你听我解释……。女:我不听我不听……

或者:

女:你给我解释清楚……。男:事情明摆着,有什么好说的……

强制惩罚、拒绝沟通,都在短时间内避免了争端,但只是表面的,问题依旧存在。

而想要使用非暴力沟通从根本上解决争端,就需要有平等的前提。

要么是谁也打不过谁,要么双方有平等的沟通心态。

非暴力沟通能解决多少矛盾呢?搞定日常生活的矛盾应该是足够的,也是非常好的沟通方法。

毕竟,大部分时候,有冲突、矛盾,都是家人、朋友、同事之间,陌生人之间还是比较少。

但,面对极端、突发冲突时,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强制力、足够稳定的心态,更能避免冲突升级吧?

所以,我会坚持练习、实践并推荐非暴力沟通,也会加强身体、心理、认知的锻炼与提高。

毕竟,手里只有一把锤子,很危险。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卢森堡博士没有告诉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