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生活的一百封情书NO.21

连续晴朗了好几天,今天这里又开始有一些阴晴不定的了,前几天温度和初秋差不多,穿了一件早春时节的大衣,这会儿套在身上竟觉得后背有点儿冷。

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第三年,如果我说,我早已把这里从他乡熬成了故乡,难免会显得有些矫情,但说实在的,我好像的的确确已经习惯并且沉湎于这个城市的节奏了。走出门不会觉得周遭的景色让我觉得逼仄,经过午夜寥落的街头,也不会觉得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有时候习惯会变成一种底气,从而滋生出来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代替你把周围的世界划归到自身的安全区内,一边欣喜,一边沉迷。

这几天没下雨,小区里面很多家庭都把家里制作的腊肉和香肠拿到了阳台上晾晒,一阵风吹过时,还会带着淡淡的香味儿悄然袭来。虽然脑子里始终固执地觉得我妈做的就是最正宗的腊肉,但在闻到邻居家腊肉的味道时,还是禁不住找找这香味的来源。每当看到邻居家阳台上一排又一排的腊肉时,就会禁不住地想起年关将近,母亲应该也早已经腌好了腊肉在等我回去,每一个传统的中国人都对年有着别样的情怀,因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唯有过年晚上的那一顿饭叫“团圆”。

近几天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回家对于我这个漂泊在外乡的人来说好像无形间增加了许多成本,其实是有点不想回去的,和父亲试探性地讲起来这件事。原本想说服父亲答应我今年不回去过年的,但是老爷子一听就有点不悦了,只得忙改口说,我到时候看具体的情况,能回去就回去,这才让他开心起来。我当然有自主的权利,可以当即决定就不回去了,父亲不悦也只会是一瞬间地,放在早些年,也的的确确不会回去。

但是近几年倒是变得柔和了许多,好像家庭在突然之间就变得重要起来了,它在我的心里变得不再那么陈旧和迂腐,面对它,也不再觉得它就是束缚,反而觉得它像是恒久沉默的依赖,纵使我走得再远,都会禁不住回头张望,一路上的风沙把我的心灵打磨得如何坚韧,提起它就会生出无限的温柔。

所以人其实会变的,会在走过许多路之后明白一些道理,帮助自己变得谦恭,变得愈发具有人情味。因为大概真的只有经历过出走,才会知道归来的可贵;理解过失去的痛苦,才会明白拥有的是一种幸运;经历过在风霜雨雪里的艰难跋涉,才更加懂得平静是恒久不变的生命底色。那些走过的岁岁年年,其实在最后都成了生命中难得的礼物,它们像埋藏在漫长生命里的彩蛋,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冒出来,带着你理解平庸,理解鄙薄,理解世间所有的人情冷暖。

昨天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时说到买彩票,不知怎么的,就和他讲起来那时候和大学时候的男朋友在一起时,经常一起去买刮刮乐。每次都花十块钱去买,刮出来的钱也从来没超过五块,但是就算只刮出来两块钱,我们也会去买两串烤面筋庆祝一下,嗯,那时候的烤面筋七块钱两串。我说完这件事的时候,他只打趣道“不带财的人”,我回他道“中年男人的油腻扑面而来”。

诚如我昨天和他说的一样,那些已经过去的东西,与其说是回忆,倒不如说,我在带着感恩的心情,重新审视一下那段已经离我远去的人生。没有恋恋不舍,也没有沉湎其中,只是在蓦然回首时发现,原来后来我一直追逐的比天上的星星还要遥远的幸福,在某个买完刮刮乐后的时刻,以一种特别不起眼的形式来到过我的身边,那么不经意,那么浅淡,甚至带着一点不值一提的意味。但就是这些不足为奇的细节里,回想起来,就会在心里开始学会爱,学会幸福,学会用一种感恩的眼光看见周遭世界时刻发生的美好。可能只有这样,才会在下一次面对“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幸福时,才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和珍惜那些平凡生活里面的小确幸。

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我读书时,经常跟我说,孩子,你要去走好远好远的路,才会明白这一生你自己在追逐什么。那时候懵懵懂懂,他给我看的书我就会认真读完;他敦促我好好学习,我便开始追逐高分;他教育我说要有好的品行,我便听他的话注重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我都在那种他规定好了的一板一眼的生活里挣扎,有过很多次反抗,父权和自主权的战争在青春期的时候不止一次展开。直到一个人磕磕绊绊走了许多年之后的今天,我才明白,那些他用半生实践出来的道理,真的有许多都是真理,而他说让我勇敢上路的话,从来就不仅仅让我成为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更多的是为了让我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很久之前在看毛不易和阿雅参加的一个节目,毛不易对阿雅说起在他自己成名之前,母亲就去世了,所以在母亲眼里,自己一直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其实心里特别感触,我记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和父亲说过那样的一段话:“对不起爸爸,因为年少时候的任性,导致没有如愿考上让您觉得骄傲的大学,好不容易毕业了,找到的工作也没有给你足够吹嘘的资本,但我一定会很努力过好自己这一生,让您和妈妈在老了之后能够对着自己的老朋友们吹牛皮说,‘我的女儿是我们的骄傲’。”当然,结果也就像阿雅说的那样,“父母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成功,他们只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过得不够好。”,父亲当时只回复了一句“你其实一直都是爸妈的骄傲。”那时觉得是安慰的话,如今回想起来都是父亲深沉的爱意。

可能很多藏在时光里面的东西,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只有在经历一些故事之后反复咂么,才能品味出来它所带有的陈香,纵使从不喧哗,却也能做到最历久弥坚。

以前装文青的时候,总是决绝地拒绝很多东西,比如金钱,比如人情世故,再比如那些需要沉入烟火里的才能看清楚的故事。后来才明白,那些自己原本排斥的,其实也都是组成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菜市场里品味到的烟火和咖啡厅里消磨掉的小资时光一样可贵,因为真实,都在静默中代表着美好生活的本身。

许久之前有人说,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依旧少年。我想说,出走半生之后,能归来的几乎全是少年,而且带着对真实生活的感悟,反倒比那些正处于对未来惴惴不安中的少年,更纯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生活的一百封情书NO.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