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

文章目录

  • 前置知识
    • 列表、集合、有序集合三者的异同点
  • 普通命令
    • ZADD
    • ZCARD
    • ZCOUNT
    • ZRANGE
    • ZREVRANGE
    • ZRANGEBYSCORE
    • ZPOPMAX
    • BZPOPMAX
    • ZPOPMIN
    • BZPOPMIN
    • ZRANK
    • ZREVRANK
    • ZSCORE
    • ZREM
    • ZREMRANGEBYRANK
    • ZREMRANGEBYSCORE
    • ZINCRBY
  • 集合之间的操作
    • ZINTERSTORE
    • ZUNIONSTORE
  • 命令小结
  • 内部编码
    • 测试内部编码
  • 使用场景

前置知识

有序集合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个唯⼀的浮点类型的分数(score)与之关联,这使得有序集合中的元素是可以维护有序性的,进行排序的时候,就是按照此处的分数大小进行升序/降序排序

注意:zset主要还是用来存member,score只是辅助

例子:使用有序集合显⽰三国中的武将的武⼒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张图片
  • 分数不同,则按照分数来升序排序(zset内部按照升序排列),分数相同的时候,再按照元素自身字符串的字典序来排序

有序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能重复的,但分数允许重复。类⽐于⼀次考试之后,每个⼈⼀定有⼀个唯⼀的分数,但分数允许相同


列表、集合、有序集合三者的异同点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2张图片


普通命令

ZADD

添加或者更新指定的元素以及关联的分数到zset中,分数应该符合double类型,+inf/-inf作为正负极限也是合法的

语法:ZADD key [NX | XX] [GT | LT] [CH] [INCR] score member [score member...]

相关选项:

  • XX:仅仅⽤于更新已经存在的元素,不会添加新元素
  • NX:仅⽤于添加新元素,不会更新已经存在的元素
  • CH:默认情况下,ZADD返回的是本次添加的元素个数,但指定这个选项之后,就会还包含本次更新的元素的个数,可能会影响zadd的返回值
    • 注意:通常ZADD的返回值只计算添加的新元素的数量。
  • INCR:此时命令类似ZINCRBY的效果,将元素的分数加上指定的分数。此时只能指定⼀个元素和分数

返回值:本次添加成功的元素个数 时间复杂度:O(log(N))

  • 注意:之前hash,set,list添加一个元素都是 O ( 1 ) O(1) O(1),但是zset添加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 ( l o g N ) O(logN) O(logN),这是因为zset是有序结构,要新增新元素,要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之所以不是 O ( N ) O(N) O(N),是因为zset内部的数据结构为调表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3张图片

不加NX || XX选项的时候:

  • 如果当前member不存在,此时就会达到添加新member的效果
  • 如果当前member已经存在,此时就会更新分数

image-20231026204150134

XX:只更新已经存在的元素。不要添加新元素。

NX:只添加新元素。不要更新已经存在的元素。


LT和ET: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4张图片

LT:现在要更新分数了,发现现在给定的新的分数比之前的分数小,此时就更新成功,否则就不更新

  • 只有当新分数小于当前分数时才会更新现有元素。这个标志不会阻止添加新元素

GT:仅在新分数大于当前分数时更新现有元素。这个标志不会阻止添加新元素。


ZCARD

获取⼀个zset的基数(cardinality),即zset中的元素个数

语法:ZCARD key

返回值:zset内的元素个数 时间复杂度:O(1)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5张图片

ZCOUNT

返回分数在min和max之间的元素个数,默认情况下,min和max都是包含的,即范围是 [ m i n , m a x ] [min,max] [minmax],可以通过(来排除边界值

语法:ZCOUNT key min max

返回值:满⾜条件的元素列表个数 时间复杂度:O(log(N))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6张图片

时间复杂度分析:先根据min找到对应的元素,再根据max找到对应的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 ( l o g N ) O(logN) O(logN)),实际上,zset内部会记录每个元素当前的排行/次序,查询到元素就直接知道了元素所在的次序(下标),就可以直接把max对应的元素的次序和min对应的元素的次序做减法即可

注意1:min和max可以写成浮点数,因为zset的分数本身就是浮点数

注意2:在浮点数当中,存在两个特殊的数值:inf表示无穷大,-inf表示负无穷大(负无穷大 != 无穷小)


ZRANGE

返回指定区间⾥的元素,分数按照升序。带上WITHSCORES可以把分数也返回

语法:Z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 注意:此处的[start,stop]为下标构成的区间.从0开始,⽀持负数.

返回值:区间内的元素列表 时间复杂度:O(log(N)+M)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7张图片

时间复杂度分析:先根据下标找到边界值(O(logN)),然后从start对应位置开始往后遍历,M:start-stop区间的元素个数

ZREVRANGE

返回指定区间⾥的元素,按照分数降序打印,带上WITHSCORES可以把分数也返回

语法:ZREV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返回值:区间内的元素列表 时间复杂度:O(log(N)+M)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8张图片

ZRANGEBYSCORE

返回分数在min和max之间的元素,默认情况下,min和max都是包含的,可以通过(排除

语法: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返回值:区间内的元素列表 时间复杂度:O(log(N)+M)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9张图片

ZPOPMAX

删除并返回分数最⾼的count个元素

语法:ZPOPMAX key [count] 

返回值:分数和元素列表 时间复杂度:*O(log(N)M)

  • N:有序集合元素个数 M:count要删除的元素个数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0张图片

如果存在多个元素分数相同,同时为最大值的时候,zpopmax进行删除,如果不指定count,仍然只删除其中一个元素

  • 如果分数相同会按照member字符串的字典序排序

注意:此处删除的是最大值,在有序集合当中,最大值相当于就是最后一个元素(删除最大值==>尾删),既然是尾删,此时可以把最后一个元素的位置特殊记录下来,后续就可以以 O ( 1 ) O(1) O(1)的复杂度进行删除,所以 O ( l o g N ) = > O ( 1 ) O(logN) =>O(1) O(logN)=>O(1)是可能的,但是redis并没有这么做


BZPOPMAX

ZPOPMAX的阻塞版本,有序集合可以视为是优先级队列,此时使用bzpopmax就相当于是一个带有阻塞功能的优先级队列

语法:BZPOPMAX key [key ...] timeout #timeout:超时时间,单位是s,支持小数形式,写做0.1 就是代表100ms

返回值:元素列表 时间复杂度:O(log(N)) =>删除最大值花费的时间

image-20231024112512538

可以同时等待多个key对应的有序集合当中的元素就绪,阻塞到有其它客户端往任意一个key当中插入元素。如果有序集合已经有元素了,直接就能返回,不会阻塞

ZPOPMIN

删除并返回有序集合当中分数最低的count个元素

语法:ZPOPMIN key [count] 

返回值:分数和元素列表 时间复杂度:O(log(N)*M)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1张图片

BZPOPMIN

ZPOPMIN的阻塞版本

语法:BZPOPMIN key [key ...] timeout 

返回值:元素列表 时间复杂度:O(log(N))

image-20231024112738424

ZRANK

返回指定元素的排名,升序计算下标

语法:ZRANK key member 

返回值:排名 时间复杂度:O(log(N)) =>查询位置的过程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2张图片

注意:zcount在计算的时候,就是先根据分数找到元素,再根据元素获取到排名,再把排名相减就得到了元素个数

zrank得到的下标,是从前往后计算的,下标从0开始

ZREVRANK

返回指定元素的排名,降序计算下标(是从后往前计算的,下标从0开始)

语法:ZREVRANK key member 

返回值:排名 时间复杂度:O(log(N))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3张图片


ZSCORE

返回指定元素的分数

语法:ZSCORE key member 

返回值:分数 时间复杂度:O(1)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4张图片

注意:前面根据member找分数都是 l o g N logN logN,此处相当于是redis对于这样的查询做了优化,付出了额外的空间代价,优化到了 O ( 1 ) O(1) O(1)查询

ZREM

删除指定的元素

语法:ZREM key member [member ...] 

返回值:本次操作删除的元素个数 时间复杂度:O(M*log(N))

  • N:有序集合元素个数 M:参数当中member的个数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5张图片

ZREMRANGEBYRANK

按照排序,升序删除指定范围的元素,左闭右闭 [ s t a r t , s t o p ] [start,stop] [start,stop]

语法: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stop 

返回值:本次操作删除的元素个数 时间复杂度:O(log(N)+M)

  • N:有序集合元素个数 M: s t o p − s t a r t stop- start stopstart区间的元素个数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6张图片

ZREMRANGEBYSCORE

按照分数删除指定范围的元素,左闭右闭 [ m i n , m a ] [min,ma] [min,ma],可以通过(排除边界值

语法:ZREM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返回值:本次操作删除的元素个数 时间复杂度:O(log(N)+M)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7张图片

ZINCRBY

为指定的元素的关联分数添加指定的分数值,修改之后,仍然会保持整个有序集合是升序的

语法: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返回值:增加后元素的分数 时间复杂度:O(log(N))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8张图片


集合之间的操作

ZINTERSTORE

出给定有序集合中元素的交集并保存进⽬标有序集合中,在合并过程中以元素为单位进⾏合并,元素对应的分数按照不同的聚合⽅式和权重得到新的分数

语法:ZINTERSTORE destination numkeys key [key ...] [WEIGHTS weight  [weight ...]] [AGGREGATE <SUM | MIN | MAX>]
  • destination:要把求得的交集存储到哪个key当中,对应的zset
  • numkeys:是一个整数,描述后续有几个key参与交集运算
  • weights:权重,因为是有序集合,带有分数,此处的权重相当于是一个系数,会乘当前的分数
  • AGGREGATE:表示最后交集的结果取什么结果,求和,最小值,最大值

有序集合的交集操作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19张图片

返回值:⽬标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时间复杂度:O(N*K)+O(M*log(M))

  • N是输⼊的有序集合中,最⼩的有序集合的元素个数
  • K是输⼊了⼏个有序集合 ==>多少个有序集合进行合并求交集
  • M是最终结果的有序集合的元素个数

K一般不会很多,可以近似看成1,也可以认为N和M是接近的(同一个数量级),那么O(N*K)+O(M*log(M)) =>O(M) + O(M * logM) =>O(M*logM)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20张图片


ZUNIONSTORE

求出给定有序集合中元素的并集并保存进⽬标有序集合中,在合并过程中以元素为单位进⾏合并,元素对应的分数按照不同的聚合⽅式和权重得到新的分数

语法:ZUNIONSTORE destination numkeys key [key ...] [WEIGHTS weight  [weight ...]] [AGGREGATE <SUM | MIN | MAX>]

有序集合的并集操作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21张图片


返回值:⽬标集合中的元素个数

时间复杂度:O(N)+O(M*log(M))N是输⼊的有序集合总的元素个数;M是最终结果的有序集合的元素个数


命令小结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22张图片


内部编码

有序集合类型的内部编码有两种:

  • ziplist(压缩列表):当有序集合的元素个数⼩于zset-max-ziplist-entries配置(默认128个),同时每个元素的值都⼩于zset-max-ziplist-value配置(默认64字节)时,Redis会⽤ziplist来作为有序集合的内部实现,ziplist可以有效减少内存的使⽤
  • skiplist(跳表):当ziplist条件不满⾜时(元素个数比较多或者单个元素比较大),有序集合会使⽤skiplist作为内部实现,因为此时ziplist的操作效率会下降
    • 跳表是一个复杂链表,查询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l o g N logN logN,相比于树形结构,更适合按照范围获取元素

测试内部编码

1)当元素个数较少且每个元素较⼩时,内部编码为ziplist

【Redis】zset常用命令&集合间操作&内部编码&使用场景_第23张图片

2)当元素个数超过128个,内部编码skiplist

3)当某个元素⼤于64字节时,内部编码skiplist

image-20231021222822679


使用场景

有序集合⽐较典型的使⽤场景就是排⾏榜系统。例如常⻅的⽹站上的热榜信息,榜单的维度可能是多⽅⾯的:按照时间、按照阅读量、按照点赞量。

例子:使⽤点赞数这个维度,维护每天的热榜:

1)添加⽤⼾赞数:例如⽤⼾james发布了⼀篇⽂章,并获得3个赞,可以使⽤有序集合的zadd和zincrby功能

zadd user:ranking:2022-03-15 3 james 

之后如果再获得赞,可以使⽤zincrby:

zincrby user:ranking:2022-03-15 1 james 

2)取消⽤⼾赞数: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注销、⽤⼾作弊等)需要将⽤⼾删除,此时需要将⽤⼾从榜单中删除掉,可以使⽤zrem。例如删除成员tom

zrem user:ranking:2022-03-15 tom 

3)展⽰获取赞数最多的10个⽤⼾

zrevrangebyrank user:ranking:2022-03-15 0 9

4)展⽰⽤⼾信息以及⽤⼾分数

该功能将⽤⼾名作为键后缀,将⽤⼾信息保存在哈希类型中,⾄于⽤⼾的分数和排名可以使⽤zscore和zrank来实现

hgetall user:info:tom
zscore user:ranking:2022-03-15 mike
zrank user:ranking:2022-03-15 mik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数据库,缓存,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