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我辞职了,此后便一直是待业在家的状态,如今已经是我待在家里的第4个月。
前面三个月,我的状态是浑浑噩噩的,每天手机玩到凌晨,起来就吃午饭,连爸妈都吐槽自己每天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
其实,我偶尔也有学习,但进度就像蜗牛爬一样,随着任务不断累积,到最后几乎进入彻底摆烂状态,就快要放弃学习了。
这就导致在跟江武墨咨询时,因为任务完成的一塌糊涂,而无比的尴尬。这种感觉特别的糟糕,让我自己都没脸找墨墨咨询,咨询时也一句话都不敢说。
但幸好,江武墨并没有放弃我,而是帮我调整了新的学习方式。
经过调整,我的生活方式总算有所改善,睡觉的时间变早了,也有了运动的意识,可以控制忍不住刷手机的手了,并且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完成了第一篇拆解作业。
此后,我开始逐渐回归自律状态,用自律来打破安逸生活的魔咒。
01
保持精力,让学习有动力
充沛的精力,是开展学习任务的基础。
所以,我的状态调整,是从恢复精力开始,主要是通过调整生活作息,做到早睡早起和运动。
1)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知易行难,完全就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我是一个喜欢刷短视频的人,有时候只想刷几个短视频放松一下,结果越看越起劲,一个不留神几个小时过去了,可能拿起手机才8点,再看已经十二点了,甚至这个时候都还不想放下它。
由于自己深信睡满八小时就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就觉得自己几点睡都没关系,只要睡足八小时就行,于是会从凌晨两点睡到第二天十点。
但其实有过这种熬夜经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作息,第二天也是昏昏沉沉的,根本没有精力去学习和工作。
调整之后,睡前不再刷短视频,保持晚上十点左右睡觉,早上六点左右起床,感觉自己一整天都是畅快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整个人也精神了很多。
2)坚持运动
我既讨厌流汗又爱偷懒,所以特别不喜欢运动,就经常在脑子里跟自己说:“运动是不可能运动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然而,在学习的时候,不管是看书还是拆解,都需要长时间坐着,日子久了,照镜子的时候就发现是自己耸肩驼背的,平常连做个扩胸运动都感觉放不开身体。
身体僵硬带来的不舒服感,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状态。于是我认识到了运动的重要性,自己需要适当的运动,给身体松松筋骨。
此后,我每天早上醒来后,都会进行适量运动。坚持几天后,发现每天早上的运动,会帮助自己这一整天精神充沛,就逐渐地喜欢上了运动。
通过早睡早起和持续运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作息,逐渐恢复了精神状态,为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自己逐渐恢复了学习状态。
02
目标清晰,让学习变高效
没有目标的学习,就是假努力。
通过跟江武墨的咨询,我终于认清楚了这一事实,并在他的帮助下,认清了现阶段的学习目标,也通过日程表和先完成重要任务的方式,让学习变得高效。
1)日程表
如果没有日程表,一整天脑子都是混乱的。
以前,我每天醒来不知道自己这一天要做什么,于是想到啥就做啥,结果到了晚上,才发现自己这一整天啥事都没干成,不知道时间到底去哪里了。
有时候,我会列任务清单,但这也就让我滋生出这样一种念头:只要这一天还没有过去,这些任务就都还有机会完成。
结果就是一拖再拖,拖到最后就完不成了,然后安慰自己,算了算了,明天再说。随着任务一天天积累,就更加不想做了,摆烂的心态越来越明显。
跟江武墨咨询时,他教我列了日程表。其实自己一开始并不想坚持,但回想起前几个月的混沌,跟墨墨咨询时的尴尬,痛定思痛后,还是把日程表抄下来,贴在了自己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在日程表的帮助下,那天我终于完成了第四阶段的第一篇拆解,此时,才意识到日程表真的很有效果。
此后,日程表就成了我的“小闹钟”,每次看见它,心里就会响起一个声音:学习了,学习了,动起来,动起来。
有了日程表后,我的生活恢复了秩序,每天都动力满满。
2)难的任务优先做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所以我总喜欢先做简单的事。
我曾觉得看书很难,但增加了拆解的学习任务后,我才发现看书一点都不难。
在浑浑噩噩的三个月里,我会做一些看似努力,实则逃避的事,比如会听书、看书,但就是不做拆解和复盘。其实这是因为,如果完全偷懒,心里多少会有一些过不去,就用以前简单的学习动作进行自我安慰:我也努力了,也学习了呀,不是听书看书了吗,怎么能叫没有努力呢?
当跟江武墨咨询完后,我才意识到困难而重要的事,如果一直不做,就会止步不前。
从此以后,我认清了现阶段学习,最重要的事是拆解和复盘,于是它们成了我每天优先完成的任务,把精力最好的时间段用在完成这两件事上,之后再去做相对简单一些的任务。
先做重要而困难的事,让我每天都有所成长,也增加了自己面对困难任务的信心。
通过日程表和优先做困难的事,让我能专注当下的目标,学习也逐渐变得高效,保持稳定成长。
03
排除干扰,提升专注力
总以为干扰无处不在,实际上一切都是自愿选择的结果。
待在家里时,我觉得自己特别容易被打扰,比如手机弹出的一条微信消息、家人的一声呼唤等等,都会让自己无法投入学习。
甚至自己已经准备好要学习,但打开网页版的石墨文档后,就被其他信息吸引了,一不小心就看了好几个小时。
我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就这样被干扰,而是得主动排除干扰,提升自我的专注力,最终总结了三个方法:独立的学习空间、让手机远离视线、善用软件。
1)独立的学习空间
边界清晰,才知道在哪里该做某事。
物理空间的间隔,会在心里产生边界意识,知道哪里是学习的地方,哪里是休息的地方;反之,如果两者混在一起,可能学着学着,觉得累了就躺下来休息,顺便再玩个手机,就根本不想学习了。
而且,当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空间时,家里人也知道这里是你学习的地方,当你在这里学习时,不会轻易打扰你,而且也不会在这里做别的事。
比如,我家有个房间被当作客厅使用,但平时也不来人,就变成了我的学习空间,之前我妈有空的时候会来这里玩手机,而我每次都提醒她:”我要学习了,你别在这里玩手机。”次数多了,她也会在意我的感受,尽量不来打扰我了。
独立的学习空间,会给自己和家人都树立边界,减少被干扰的情况。
2)让手机远离视线
手机在旁边,我总想点开看看,哪怕内容很无聊,自己也控制不住想去滑它。
当我把手机放在书架或抽屉里,自己不那么容易看到之后,就发现自己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离不开手机,也可以做到学习时间不看手机。
正如武墨墨老师所说:在家里不工作,不会有同事需要联系自己,而家里人都知道我在家里,联系不上可以直接找到我。
刻意让手机远离视线,就能将注意力放在真实生活中的事情上,把时间争夺回来,用在真正有价值的事上。
3)改变使用软件方式
曾经我喜欢在浏览器上使用石墨,但每次一打开浏览器就会被收藏的书签吸引,完全忘了打开浏览器的目的。
后来听了格半老师的推荐,下载了石墨文档软件版,学习时就直接打开软件,一气呵成,避免了其他诱惑的干扰。
一个小小动作的改变,就减少了被干扰的次数,自己也能更专注当下的学习。所以,有时候一个小改变,就会让自律变轻松。
通过独立的学习空间、让手机远离视线、改变使用软件的方式,增强了我抵抗干扰的能力,更让我知道,大部分干扰都可以有效屏蔽,关键看自己是否愿意。
从前,我喜欢安逸的生活,希望每天能吃吃喝喝睡睡,玩玩手机;但我也知道,这种生活总会有尽头,总有一天自己需要出去工作,需要赚钱养活自己。
如果待业在家太久,日子一直浑浑噩噩,就会彻底失去出门工作的勇气。这既违背了我跟江武墨学习的初衷,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
幸运的是,只要自己愿意改变,生活总会呈现出新面貌,所以我开始用自律打破安逸魔咒:
通过早睡早起和每天运动的规律作息,让每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以日程表和优先做困难而重要的事校对目标,让学习变得高效而有价值;
用独立的学习空间、远离手机和善用软件来排除干扰,让每一刻都专注在当下的事情上。
自律虽难,但如果现在不学习,未来的路会更难。既然人生不能一直退缩,那就从此刻开始,迎难而上。
作者 | 苏浅
编辑 | 江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