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

记杨步伟自传《一个女人的自传》

断断续续地,5天时间读完了杨先生的《一个女人的自传》,刚开始读这本书,是猎奇的,只是想看看在晚清及大革命衔接时期,一个生活在大家族的女孩是如何做到解除了指腹为婚的婚约,继而又吸引了赵云任对她倾心。毕竟,现在对于感情这一块,感觉不可控,无法看到进度条,很焦虑。开始读这本自传时,我想看的猎奇片段可能只占全书的几页纸,而其他的文字,依旧用着杨先生特有的朴实诙谐阴人阅读。

杨步伟可以说是晚清的女版贾宝玉,但她的思想和行为确实“真宝玉”了。她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为出生就有奶奶做主过继给了二叔家,于是,她在大家庭中有2位父母疼爱,祖父杨仁山从英国参赞回来之后,对她传授的也都是新时代新思想。退过婚,当过校长,日本留学学医,回国开办医院,遇到赵元任随他出国,这些,固然需要金钱和教育的支持,但是,如果没有杨先生原本就敢作敢为的性格,下决心做就做到的勇气,那么,杨步伟或许就叫杨传弟或者杨韵卿,也就没有这本自传了。

不想去分析杨步伟令人艳羡的人生,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只想记录下来,读完这本书,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对于我接下来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启示,继而化成我的行动力。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养父母,即杨步伟所说的父亲母亲、弟媳在她日本留学即回国开医院的期间相继过世,照旧礼,父母应当有子女陪同过完七七,但是她医院接生繁忙,弟弟刚刚失去了母亲和妻子,从小弟弟被母亲惯坏了,软弱不独立。这时候,杨步伟就站出来,承诺丧葬都由她来负责,弟弟应当让他出去读书学会自立,父母定会理解的。她的果断,是做校长磨炼出来的,同时,也是她有一技之长,能否独立的生活。这一点上,我学会了,人要独立,经济独立、思想独立,首先要受教育,有一技之长。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在日本学医期间,是一句日语不会就去了的,原本要去英国,也是因为校长一职无法卸任,就时间拖掉了。学习上,门门都在90分以上,日本的学生只埋头做笔记,她会将老师推荐的书买到,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只上课听讲,不懂得才会有红笔画下来。对我的启示是:虽然我现在工作了是,但是,考试学习的路并没有结束,学习上不要忙于偷懒,课前预习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回国开医院及和赵先生认识,这两件事,我觉得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医院这个场合让杨大夫和赵先生认识了。医院名叫森仁医院,名字的由来,是杨步伟、林贯虹(步伟的名字就是她取得,她因传染病过世后,杨先生就为纪念贯虹一直叫步伟了)、李贯中,三人行驶都带有“木”字,为“森”,又贯虹去世,故只有两人“仁”,这就是森仁医院的由来。但是,李在日本就和杨是不大对付的,两人性格行事作风差异太大了,又因着贯虹这层关系的羁绊,杨步伟还是和李合开了医院,但李经常说身体不适,而杨又是不拘小节的人,多做事情也没什么抱怨的。赵元任经由表姐介绍一次之后,就常常来医院,后,杨步伟一直想撮合赵李,就避开他们。但是赵先生对李的一句话,现在看来,很偶像剧了:“你安知你的仇人就不是我的爱人?”,对着杨大夫的告白,“韵卿,那就那么样算了吗?——我是说咱们的话”“韵卿,我不能”,现在看来是小狼狗没错了。要说这个给了我什么启示,那就是,和李比起来,杨先生是个做实事的人,多做事,不抱怨,还一心为人考虑,在赵的面前,总是说李的好话,相反的,李却总是在赵的面前说杨的不好。但是,确认感情之后,面对李的威胁,要么和赵断绝联系;要么关掉医院,对外李会说,都是杨不好。我们的杨大夫,不圣母,果断的选择了第二条,跟着赵元任去美国了。第一、不怕事多,愿意多做多出力;第二,不在背后说人的坏话;第三,独立自主,社交大大方方、磊磊落落;第四,用杨大夫的话说,长得漂亮。这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让赵元任常常从清华,跑到市区来吧。

最后,用杨先生对女青年的话来结尾,即便放在现在,都是不过时的了。“对一般的青年女人我总是这么样的主张:起初能有多少机会得教育就得多少教育,并且在结婚以前最好先去做点事情,婚姻对于事业固然免不了分去很多婚姻对于事业固然免不了分去很多时间和精神,结果很可能把女人达到本行中最高地位的机会失掉,但是这话并不是说女人没有本事又结婚又能达到最高的造就(例如居里夫人),更不是女人一结了婚就得放弃一切事业。一个女人对于做家有兴趣并非可鄙的事,但是如果她在成年的时节学的和阅历的愈多,她就愈能拿家庭的发展当做她自己学时长进的机会,就不会拿做家当自己退步的推脱了。登子女们成人离手了,她在社会上就更有自信心,不是个退步份子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