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完孩子特别后悔,来听听心理专家的说法。

二十年前,家庭教育普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几乎没有谁家的孩子没挨过揍。

而今教育观念彻底反过来。按照各种育儿宝典上的说法,家长非但不能打孩子,还不能骂。

就算家长气到心梗,你也得自己把负面情绪消化掉,再和颜悦色的教导孩子。

新闻报道中,孩子被家长责骂后,跳桥跳楼的各种事件。更让人觉得,发火是家长的情绪垃圾,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家长都在努力让自己向圣人靠拢,做不打不骂教育孩子的典范。而在没做到时,陷入深深的自责与不安。

心理咨询专家李松蔚老师说:发火很正常,“发火”在孩子的教育中有独特的价值。

一,发火是一种家长底线的反馈。

日常生活中,家长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孩子却总在不能做的边缘,疯狂的试探。孩子的试探,就是在找寻这个世界的边界。

家长发火则是一种反馈,孩子会明白什么时候他越界了。如果家长永远不发火,孩子将永远不知道他能做的事情的边界在哪里。

比如,李松蔚老师说,他经常会在公共场所看见横冲直撞、大声喧闹的小孩,家长象征性地招呼几声,孩子不听,家长也就算了,旁边的人也不好管。这时候,李松蔚老师就会走上去直接对孩子说:“别吵了!吵得我脑袋疼。”

如果没有这个直接的反馈,孩子会误以为这样做没问题,不会影响到别人。而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强忍怒火。这时候不发火,孩子就不知道别人对这个行为的容忍底线在哪里,他将来可能会吃更大的亏。

二,发火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经常有人这么说,“他还是个孩子”。这个潜台词其实是,孩子是弱小的,没有资格享受和大人平等的待遇,对他们不必太认真,当然也就不必发火。

如果你真的认为孩子在人格上和你是平等的,他值得你和他认真交流,那么,你既需要认真地倾听他,也需要让他认真地倾听你,包括你的愤怒、悲伤这些真实的情绪。

发火是在对孩子表达:你在我眼里并不弱小,你有能力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里,一对亲兄弟,哥哥千万身价,声名显赫。弟弟却一贫如洗,一事无成。

从小,哥哥就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弟弟在父母的庇护下,活的更加随心所欲。哥哥会想着怎样赚钱,出去打零工、送报纸。而弟弟回想小时候,只有闯进学校和教堂,破坏公物,卖小黄书来买烟。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五大人格研究专家乔丹彼得森曾说:贯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法则,就是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及时表达,防止更严重的后果

视频中,女儿哭闹不肯打疫苗,爸爸因劝说一小时无果,暴怒之下,将孩子丢出去一米远。

完全可以想象视频中爸爸的心路历程。

小孩子怕打针,正常,要哄一哄。

这孩子怎么不听劝呢?再哄哄。

要发火了,忍一忍,继续哄。

……

当耐心耗尽,就不是发火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家长压抑对孩子的不满意,并不会让心中的怒气消失。而是储存在某个角落,一点一点的堆积,直到爆发。

情绪爆发时,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及时告诉孩子,你现在的行为,让我很生气。如果不停止你的行为,我会比现在更加愤怒。

比起前一秒和颜悦色,后一秒狂风暴雨,循序渐进的情绪表达,更能让孩子理解他的行为,和家长愤怒之间的联系。

四,促进亲子关系

家长其实不必刻意给孩子营造一种“没有任何负面情绪”的家庭教育环境。就像无菌环境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一样,情绪上的“无菌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一时没忍住对孩子发火了,不必太内疚,但要记住李松蔚老师的建议:事后记得给孩子道个歉。发完火再道歉,比你一直忍着不发火更好。

因为,“关系是在互动中增进的。不发火只是一个0,什么都没有发生。发火则在关系中制造了一些变化,人们亲近了彼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骂完孩子特别后悔,来听听心理专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