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消费习惯小记

不知道是“遗传”了老爸的勤俭持家习惯,还是自己太想省钱拿来投资,自打上了大学后,我好像越来越少消费(除了旅游),呈现出一种相对“低欲望”的状态。

比方说,男朋友说要给我买礼物,我会习惯性地说:“别买了,我没什么需要的。”这话不是出自心疼他花钱的角度,而是我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化妆品也是基本的隔离、防晒和BB霜,上了班有时候连妆都不化,当然,这也和我不太会化妆有关,感觉化了和没化差不多。就连口红,我最多也就2支,之前都是一支用完才买。至于护肤品,虽然有不少,但每一款都能用好久,买多了也没用,囤久了还担心会不会过期。

又比如,上周买花,几支玫瑰、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还有几支其他的,这么一算居然46元,贵得我吃了一惊。因为此前从来没有在花店买过这么昂贵的花束,在“花加”上买的每月定期送花服务,平均下来一束也才19元。所以当时头脑里立马打消了每周买一次花的想法:“我下周不买花了,等过段时间吧,一个月买一次就好。”

再如第一次买蛋糕烘焙工具,纠结着要不要买蛋糕转台和抹平刀,纠结着要不要买一个比较深的带有刻度的打蛋器,后来特地问了妈妈家里现有的器具,把所有的替代品都想到了,我这才决定纠结的那些统统不买,只买家里没有的。

这类想法和场景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概括起来,我每次都希望买少一点,能不买的就不买,有可以替代的就不会买新的。

因此,在工作后,我在“随手记”这个记账的app里头分出了“必需”、“需要”和“想要”三个分类,以尽量减少我“想要”部分的开支。例如每天吃主食、蔬菜是“必需”,水果是“需要”,不是天天要吃,但吃了能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至于“想要”这一项,奶茶啊、蛋糕啊、各种衣服就都在这个范围内。

除了低欲望和自我监管金钱之外,我其实也蛮抠的……最极致的几次,是大学读书时估摸着余额,计算着我每一顿吃多少钱的菜。每次在外头吃饭,都会不经意地想这道菜是怎么做的,然后回家“复制粘贴”,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椰子鸡火锅,在家里吃完觉得味道相差不大,价格却便宜了一半。

另外,我的用纸习惯一如老爸、爷爷,不禁怀疑是不是基因遗传的结果。我每次使用面巾纸都会习惯性对半,如果足够大,我甚至会把它撕成三份。当然,这还是视具体情况而定。草稿纸的话,我则是留着平时用,画画导图啊,记录杂事啊,甚至是对半成为饭桌上装鱼骨头的容器。

作为一个女生,欲望又低,还有点抠,居然还能找到男朋友我也是服了自己。毕竟我的衣服换来换去经常就那么几件,基本款居多,而且日常还喜欢宅在家,觉得在家里看书、写字、煲剧觉得也挺好,不喜欢太热闹的地方,尤其厌恶各种拍照打卡圣地。宅女,可能也是一种生活节俭的代表。

不过,也别误会低欲望的我,其实我也还是有追求的。

第一,既然买的东西不多,那么品质和质量还是得放在关键考虑因素当中。例如我有一件冬天的大衣,就是从初中穿到现在,10年来一直没有坏,而且颜色是深棕色,不显脏,还很好搭。又如睡衣,我也会优先购买相对较贵的,但布料舒服、颜色偏黑白灰这些耐看色的款式。

第二,有些不必要的开支存在着隐形、不可评估的正面影响。例如鲜花和烘焙。花买来后,修剪几番,将它们按照高低、颜色差异分别插入水中,让整体富有层次感。这个过程虽然才十几分钟,但因为看到美的东西,看到富有活动的生命,整个人的心情都被点亮了。

同样的,烘焙的学习过程并不容易,可能一弄就是2、3小时,然而就是这种带有仪式感的时间和精力损耗,很能让人觉得生活其实挺美好的。每次做完蛋糕和甜品,将它们作为礼物或者下午茶和亲朋好友分享的时候,都会觉得很骄傲、很开心,喜悦感也洋溢在家人和朋友的笑容中。在这方面,金钱支出的意义已经无法用物质衡量了,它换来的事实上是对生活的希望,以及富人们可能都无法拥有的幸福感。

这也是我在上周买完花之后一个很重要的感触。

第三,少看一些公众号和微博博主推送给你的优惠内容,那些多数只会加重你的经济负担,并不会真的给你省下多少钱。做电商的我就很清楚售价和成本之间的差距,尤其是美妆,成本价真的低到可怕,而售价往往都高出几十倍。与其花大价格买化妆品和护肤品,不如早点睡觉、多点运动、少摄入糖分。

最后,作为女生,在有了男朋友之后,还是要尽可能保持经济独立,能自己买的就不要让男朋友送,除非男朋友自己有心。否则养成“被养”的习惯,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依赖对方,更在意得失。

我的消费习惯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无论如何,好好对待你的钱包,学会消费自制,或许十年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消费习惯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