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35)弥补自己的缺陷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今天晚上趁着宝宝睡着的功夫看了一会孙瑞雪著的《完整的成长》,一边看一边与朋友分享观点。

看到共生这个地方我深有同感。

童年时期因为认知与情感等发育不完善,我们的大部分意识都是靠着肢体来表达的,我们与母亲,与周围的环境也是浑然一体的,这种共生大概持续到六岁。

此后儿童开始基本完成分离,认知、情绪、心理、精神等才开始逐步发展,到青春期左右,儿童开始形成了自我。这大概能够解释为什么婴儿一直不停地使用自己的手脚,七八岁的孩子为什么有些小情绪,青春期的初中生最叛逆了。

与朋友谈及此,我们都对下一代的教育很是看重,于是又谈起各自的家庭。

我们彼此都深深地同意原生家庭给我们的影响颇大这一观点。

大概那时候的父母对教育这回事理解并不深刻,只顾得上努力赚钱养活我们吧,虽然他们的确已经尽力了。

那种古朴的教育方式让我们既亲切又畏惧,形成了性格脆弱的我们这代人,于是乎,大部分八零后九零后的父母都转变观念想要在教育自己宝贝上大显身手,然而教育孩子也并非朝夕可成的事。

我们急于把自己性格缺失的部分在孩子身上找补回来,却极易把孩子逼成了另一个!所谓过犹不及,大概就是这样吧。

徐徐图之,徐徐图之啊。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趁着时光静好,自己不老,抓紧先把自己的缺陷补上吧。

别再妄图用“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来绑架孩子,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妈咪,这样的正能量妈妈怎么会养的出堕落的孩子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35)弥补自己的缺陷是教育孩子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