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泪水既安慰了过去,也安慰了未来【情人】

图片发自App

我已经老了......

这是王小波十分欣赏的开头,而《情人》是他十分推崇的一部作品,称其为现代小说的典型代表,如果不是看过王小波的介绍,我想我可能不会翻开这本书。

感觉王小波已经把值得介绍的东西都写进了《我的精神家园》中那篇杂文,如果怕直接看《情人》看不太明白,就先将小波的那篇通读一遍。他的介绍基本准确,我只是觉得给予《情人》很高的评价似乎值得商榷,两天前我怀有无限的期待开始阅读,读完却有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赶脚。

如果原来没有看过小波的介绍,我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可惜充满期待以后,只是觉得写得还不算坏。

从写法上来说,“叙事没有按时空的顺序展开,但有另一种逻辑作为线索,这种逻辑我把它叫做艺术——这种写法本身就是种无与伦比的创造。”

也许杜拉斯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而显得更为耀眼。之前我曾看过霍达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奇数章节叙述久远的故事,偶数章节描写后来发生的事情,这样整部小说就有了两条主线,但更像是刻意而为之,先将整部小说写完,然后再调动章节。

我自己也曾写过一篇小文,大概写法和杜拉斯这部小说相类似,主体是回忆过去的事儿,但是将现在和过去穿插着写,自由发挥信笔而来。

要说写法有多神奇的功效真心不以为然,不过读者看起来更费神到是真的。美感存在,但存在的并不强烈。

将相对简单的剧情打乱或是写复杂,确实是这部作品的加分项,本来就简单,再平铺直叙去写就显得太过乏味了一些。如果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样写,能够看懂的人就更加寥寥无几。


图片发自App


最近经常在想,活人千万不能认准一个死道理,道理是活的,人也是活的,懂得变通才能不成为跳河博士,数九寒冬,河水刺骨如刀,他跳之前有没有那么犹豫的一瞬,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支撑他纵身一跃而下?将这勇气用在搞科研上,说不定可以为人类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书名相吻合,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因临肤色问题,他们不可能结婚生活在一起,她的情人不得不以离开告终,被他父母送往他国。这很好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如果情人不是依附于家人,娶自己喜欢的女人回家也许就不是件难事。贫穷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哪怕家财万贯。

“我”的家庭并不完整,家庭成员的人格也不够健全,以至于“我”有希望母亲死去的想法,对于大哥更是毫无感情可言,她像是被母亲溺爱坏了的孩子,但在母亲眼里大哥仍然是更喜欢大哥一些的。

二哥在青年时代就死了,父亲则在更早就过世,以至于小说里几乎没有描写什么,在一个不够健全家庭长大的女孩子,很可能就是作者本人。而直到暮年,杜拉斯才有勇气将自己的故事讲述出来。

作者讲故事的具体手法仍然和之前看到过的绝大多数小说不一样。作者时而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情节,时而又切换到第三人称的视角,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写小说。

诚恳地说,这是一部还算不错的小说。

行一推荐指数:7.5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泪水既安慰了过去,也安慰了未来【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