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数次推辞朝廷提拔,称“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

王安石也称“拗相公”。是说他“性子执拗,佛菩萨也劝他不转”。

王安石的确“拗”,但可不是胡来,是真真正正地为老百姓办事。

庆历二年(1042年) 王安石登杨寘(Zhì)进士榜第四名。本为第一名,但因文辞中有“犯忌”言语,而第二名,第三名又都有官职在身,故被确定为第四名。那一年刚刚21岁。

王安石随即被任命为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线知县,任期四年。任内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政绩斐然。

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但却被王安石拒绝。给出的理由是“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

宰相举荐不成,副宰相、文坛领袖欧阳修接着举荐王安石为谏官。王安石也以祖母年高为由推辞。

欧阳修却不想放弃,随即以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

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有机会与理学大家、《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切磋交流,互相引为知己。王安石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声誉日隆。

此后,朝廷多次委任王安石任馆阁之职,均固辞不就。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对于不能与他结识都深表遗憾!

朝廷屡次想委以重任,都担心王安石不愿出仕;

后来任命王安石与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辞谢多次才接受。

不久,提任直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由此可见王安石当时的人气之盛,用“众望所归”,“众星捧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安石数次推辞朝廷提拔,称“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