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他最想去的地方

”没有人能真正拥有选择的权利,这是你知道的。如果你现在都还不明白,那说明你对这个世界还没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敬畏。“

周至远想起伟大作家和哲学家里斯意为斯基的这句话,心里再次表示了认同。在经历了长达几年外派的生活,被召回到国内总部,开始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他的愿望再次落空,想去的地方没有指派给他,而是把一个对于别人来说是个香饽饽,但对他如同鸡肋的那个地方分配给了他。

他想去的那个地方,只不过是还未曾被大规模现代建设横扫过的一座小县城。因为接下来的基础建设,那里将要发生一场可预见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融入到现代开放的社会体系,这都是大家乐见的。但是对于周至远个人,他有某种文化基因中略带的遗憾。小城镇里特有的人文情怀,也要随着小城镇的大规模建造而消失了。

周至远最迷恋的是,那些身处小城镇里的脱俗份子,这些人身上都有一种远超大城市那些精英的宏大眼光和远见,更有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劲和蓬勃的生命力。纵观中国历史,风云人物都是这样,来自社会和系统的边缘地带。所以在那样的地方,通俗地说,往往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跟着它一起跳动。

大城市当然有它本身的魅力,但是它只是展现时代的洪流,并不能让人窥见时代如何从涓涓细流逐渐发展。时代的洪流到底从哪里起源,在哪里壮大,这是在大城市里看不到的,而这一切,往往在社会边缘的小地方就能发现端倪。

这次周至远外派到上海前滩,据说那是一个将要蓄势待发,蓬勃发展的新地标。领导为了奖励,把他派到那里,并且叮嘱他,如果眼光独到,可以在那里买房置业。其中暗示他,那将是一次难得的投资机会,有可能为他带来巨大的收益。

周至远心里叹气,他想去的是中部的那个小城,据说接下来也是首都经济圈外延的所在,之所以他极愿意去那里,是因为从历史上看,它其实是一个各民族文化的聚集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两千年的地区发展中,蕴藏着很多鲜为人知的经历。如果能利用工作的机会,在那里体验民情,考查古迹,遍访有识之士,这样的生活才是自己这个年纪最向往的。

如果只是在一个繁华的大都市中,在最有潜力的地方购置一处房产,这样的人生追求的话,那其实他早就应该离开这个行业,去别处发展了。正是因为志不在此,所以才能扎根在这个行业,并对现在自己的生活状态甘之若饴。

他在家里想了几天,终于写了一份要求调配工作地点的报告。其中,他真实的谈到了自己的想法,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他更愿意身处一个社会的边缘,在那里去发现时代,追踪时代,记录时代。这是一种主观刻意制造出的“冷眼“,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这样一个跟潮流保持距离,相对客观的观察者。甚至对于一家大型公司来说,这样的人也必不可少。

周至远的这些想法,坦率的讲,是受了美国作家何伟在《江城》一书的影响,近二十年,他逐渐感受到作为一个边缘人的重要和必要。这样的人,能为人类的发展片段提供独特的视角,也为反思社会发展保留下琐碎而细微的经历。

因为工作的难度降低,去中部那座城市,周至远的外派津贴被降为原来的一半,他这一举动在自己家里引发了一场震荡,妻子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就是死脑筋,追求什么时代的”记录者“,为了一个听上去玄乎其玄的目的,放弃眼前的利益,甚至不顾及妻儿的迫切需求,最起码,儿子在上海上学,那里的教育水平不知道要比那个中部的小县城好多少呢?!

妻子在考虑几天后,向他发出最后通牒:留在上海,否则离婚。作为孩子的母亲,她觉得周至远完全活在自己的理想里,对于这个家庭考虑的太少,甚至要牺牲孩子的未来,这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留在上海,这是集团领导对周至远最大的善意,却被周至远毫不留情的拒绝,在她妻子看来,周至远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周至远还是到了那个小城,妻子和儿子留在了上海。他们没有离婚,毕竟生活除了极端的选择之外,还有妥协和退让。在那个中部的小城,他开始每天记录周围的生活,他发现了一种如同《江城》的那种叙事风格,在平淡的生活中,看见了隐藏在其中,剧烈跳动的时代脉搏,这一次,周至远把得偿所愿的原因归结于敬畏世界的同时,更能遵循自己内心的指引:心动身随,身心合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他最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