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有点上火了,牙疼的厉害。按照医嘱一直在吃药,可是依然是疼。
老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其实人到中年,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都少都有点认识和把握的。
比如我就是容易上火的体质,平时就需要按时休息,饮食清淡,多喝开水,即食辛辣与白酒。
现在体会到病痛的折磨,说起来这些都是头头是道。
可是晚上躺在床上还拿着手机刷抖音,看小说到十一点多,也不是一次两次。
吃饭速度超快,暴饮暴食,一周还喝那么两次酒。在酒桌上没有节制,一开心就不管不顾,喝到断片。
平时在房间里呆着还会想起来喝点开水,可是更多的时候都是嫌麻烦,懒得动,喝的就少。
中午和晚上吃饭的时候那时无辣不欢,总是喜欢弄点辣椒油啊,大葱大蒜之类的。
只有到了现在这种状况,才发觉自己的身体承受力,脏器分解那些酒精的能力都急速下降了。
我坚信我并不孤单!
像我这样说别人头头是道,到自己总是放纵自己的人,一定不止我一个。
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在个人成长,甚至仅仅是身体健康的方面需要执行力的时候总是缺乏执行力;但是在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对个人成长毫无用处的地方,总是表现出超强的执行力。
这种境况不是我一个人如此,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很多朋友的疾病几乎都是像我这样坐下来的。
我们都知道良好作息,规律饮食的重要性,都知道过量饮酒、长时间熬夜的坏处很大。
可是哪有怎么样呢?
除非是我们有更大的刚需,才会抵消我们的作死行为,比如弄一个对赌机制的群体。
大家一起每天打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作息、运动和交际。
其中作息主要是早起和早睡的时间;运动则主要是自己选定的健身项目,比如跳绳和跑步走路之类的;社交主要是指自己在社交场合里饮酒的次数和程度。
其主要目的还是要在自己的身边链接一些热爱生活,并且拿出真金白银,拿出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的朋友。要知道很多东西都是会传染的,提升自己的社交层面,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生投资。
我们平时总是要跟别人进行深度有效社交,那么为啥不能结交那些对自己有要求,有期待,并付诸行动的人呢?
果然下午就有一个小姑娘邀请我加入早睡群,我问了一下他们的标准,啥是早睡,具体到几点?
她们说是十一点之前都算。
我本来不想参加的,听她这么说,我觉得我还是参加吧。毕竟积善行德算不上,可是传递正能量还是义不容辞的。
况且参加这样社群的朋友,估计也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