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没说过人性本善---傅佩荣的先秦哲学课

1. 你觉得“人之初,性本善”合理吗?

2. 如果“人性本善”,那么这个世界的恶是哪里来的?

对于中国人而言,《三字经》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尤其是开头两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很多还不认识字的小朋友都会背。如此深入人心的影响,使得大家会默认“性本善”就是儒家对人性的看法。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今天就一起追本溯源,看看这究竟是孔孟的本意,还是后人的扭曲。

“性相近,习相远”确实是孔子的原话,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将“性”与“习”相提并论,“性”是天生的自然状态,“习”是后天发展的结果。孔子认为,人性相近,而习气千差万别。但是,秉持“人性本善”的朱熹却不同意孔子的看法。他在注解这句话时,就毫不客气地引程颐之言批评道“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那么,到底是孔子错了,还是朱熹错了?孟子的“性善”就是朱熹、程颐所说的“性本善”吗?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孟子是怎样描述人性的。

            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一个人吃饱了,穿暖了,过着安逸的生活而没有得到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这真是大实话。如果你养宠物,想想它每天的状态就知道了。若我们也每天吃饱喝足不学无术,确实也和动物们区别不大。

            还记得前面我们学过的“应然”吗?如果没有教育告诉我们“应然”是什么,人类的状态就是生物性本能的展现,无所谓善恶。也许你会说,“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不是体现了动物们天性善良、懂得孝顺吗?这里必须要澄清一下了。根据现代生物学的观察和研究,古人观察到的“乌鸦反哺”,并不是小乌鸦给飞不动的老乌鸦喂食,而是鸟类的合作繁殖行为,是出自种族延续的本能,由DNA决定;而“羔羊跪乳”就更容易解释了,因为不跪下来就喝不到奶了,那怎么活下去呢?

接着,孟子又说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而君子保存了它。这便是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我们注意到,孟子用“几希”来形容人与禽兽的差别,人与动物的差别尚且不大,而何况人与人呢?不同人对这一点点不同的处理方式,就形成了君子与小人的巨大区别。这里完美呼应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那君子是什么样子的呢?在孟子心目中,舜是最典型的君子,“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舜了解事物的常态,明辨人伦的道理,顺着仁义的要求去行动,而不是刻意要去实践仁与义。我们特别要注意这里,“由仁义而行”,“由”就是“顺着”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顺着仁义的要求去行动”呢?

孟子继续解释说,舜以前住在深山里的时候,与树木、石头做伴,与野鹿、山猪相处,他与深山里的平凡百姓差不了多少。但是,当他听了一句好的言语,看见一件好的行为,他学习的意愿就像决了口的江河,“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澎湃之势没有人可以阻挡。行善的欲望如同江河决堤,这便是“顺着仁义的要求去行动”。

可见,舜并不是“性本善”,也非天生的圣人。他需要经过“闻善言”“见善行”的启发,发现自己内心向善的力量。舜比一般人更加真诚而敏感,一旦发现这种对善的向往,就一定要去“由仁义而行”。

大概讲到这里,你已经很清楚孟子眼中的人性是什么状态了吧。

《孟子》书中确实出现了“性善”二字,不过他的原话是,“人性之善也,犹如水之就下”。他用水的流动,来比喻人性本身的动态,以及正常状况下人对善的自然而然地向往,是非常精妙和贴切的。这与朱熹、程颐对他的理解相去甚远。

孟子还说过一句话,“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道理与义行使我的心觉得愉悦,正如肉类料理使我的口感到愉悦一样,这是人的本性在自然状态下所产生的。一个人不会天生的嘴里就有肉类料理,正如他不会在出生时心里就明白什么是理义;但是,人天生就是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一如他天生就对善的言行有好感。所以,人性并非本善,而是向善,这也是孔孟对于人性真正的看法。

(分享转)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没说过人性本善---傅佩荣的先秦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