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2、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有一句佛教格言,恰如其分的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3、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做出必要的补充。
4、说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
5、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的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6、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了?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它的意思,它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
7、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
8、我们需要自己的体贴。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
9、我们能够敏锐的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
10、我们痛苦的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声地提出请求;换一个环境。
悟:
但对方向我们表达痛苦时,倾听比建议更重要。因为有些烦恼,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他可能只是缓解并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就像小孩走路摔了一跟头会哭,你哄哄他,他爬起来还会继续向前走。你不让他哭,是没有体会他的感受,他会哭得更厉害;你把他抱起来,不让他再走路,也解决不了他走路摔跟头的问题。
爱自己,才会爱家人。爱自己,是学会体察自己内心的感受,直到此刻需要什么,保持自己内心的和谐,才会拥有理性的思维。进一步体会他人的感受,明白他人的需要。爱自己,并不是自私,而是习得更好地爱人的能力。
有时我们可能会对家人发脾气,发脾气的根源在于我们内心的和谐得到了破坏,心智大乱,自然无法倾听家人的需要。
这个时候,我们向家人提出帮助的请求,借助他人的体贴,来平复我们的内心。
或者去一个安静的房间,让自己的内心尽快平静起来,再理智地去面对嘈杂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