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最重要的工具。
一个人的情商是高是低有时候从微信就能看出来,
情商高的人会给人一种交流起来舒服的感觉,
而情商低者,则容易让人反感
以下这4种让人讨厌的聊天方式,你有遇到过吗?
或者,你也会这么做吗?
避免这四大坑,你的微信将会大受欢迎。
1.连续发多条长语音
有时候我们会收到很长的语音,而且霸满了整个屏幕,让人没有想听的欲望。
很多人不喜欢打字,毕竟打字累嘛,所以他们习惯了发语音。这个多方便啊,对着手机使劲说就行了。
因为方便轻松,所以就容易说废话,可能60秒的语音,只有一句是重点。
有时候我们收到语音的时候不太方便立刻去听,有时候在上课、有时候在聚会、有时候在看电影等等。
当好不容易忙完手中的活赶紧去听语音的时候,却发现都只是一些有的没的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烦躁。
有调查显示,在100个人里面,超过60个人都反感微信频繁发语音,尤其是长语音。
发送长语音的人,可能便利了自己,但是也可能浪费对方的时间,也就是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
所以,我们应该在发语音之前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方便去听,而不是直接用语音把整个屏幕霸占了。
2.只问“在吗”?
微信没有显示是否在线的功能,于是很多人喜欢在聊天的时候问一句“在吗?”
这本来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就像问“你好”,“吃饭了吗?”一样。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不知不觉增加了聊天的时间成本和理解成本。
曾经看到有人调侃说:“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决定我在不在。”
只发一句“在吗”,如果我很忙,以为你只是想闲聊,可能就不会回复你;
但如果你把想要说的事情一起说出来,我就能在有时间的时候,立马回复给你有用的信息。
只发一句“在吗”,之后杳无音信的聊天方式,更是分分钟让人抓狂。
会聊天的人,“在吗”之后爽快的直接进入正题,这样接收信息的人看的有头有尾自然谈不上反感。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可能只是打开话题的引子,没有特别的含义,但是之后没下文让不少人看到这句话后非常头疼。
演员杨紫遭遇被问“在吗”后,机智幽默发文称:“每次有人问我在吗,我都特想说,您直接说事就行,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十年我都在的。
在微信日活达到10亿的时代,几乎人人手机不离手,只有想回和不想回,基本都在的。
所以,不管你如何打开话题,该在的人都会在,“不在”的人永远可以装不在。
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就没必要做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了。
3.随便拉人入群
微信群的建立,一般都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共同目的,如果对方都不知道群是干什么的,就随便邀请或者直接拉人进去,很容易让人反感的。
比如忽然有人发一个入群邀请给你,一个字不解释,就等着你入群。你再看一眼那群,什么美容养生淘宝购物学习群。
不明不白的群,谁敢进?
相比于发邀请进群,直接拉人进群的行为就更让反感。
尤其那种也不提前告知,直接被莫名其妙拉进一个群里,然后就开始接受广告“轰炸”和投票请求的情况,更加令人反感。
如果是陌生人还好处理,不喜欢随时退出。
最尴尬的是被熟悉的人拉进了闲聊群,里面也有许多你认识但是不熟的人。
因为实在没有时间和兴趣浪费在闲聊上,很想退出,但是碍于面子,又感觉退群不是很合适,最终只能选择“消息免打扰”
4.不断要求投票、点赞、转发
总有一些人喜欢在朋友圈里发起一些转发、点赞或投票,不是给自己孩子的,就是给自己好朋友的。
让人帮忙转发、点赞、投票,本质上是在利用人情。
可人情本身是易消耗品,拉票求赞看似是举手之劳,其实正在大量消耗你的人际感情。
如果我们的关系不错,你让我帮忙我也就帮了,但事不过三。
次数多了,我会觉得你这个人很麻烦,一直利用我,从而重新审视两人的友情。
如果我们只是普通朋友,一次两次算是给面子,三次四次就直接忽视了。
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世上没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感情很脆弱,不要把别人的帮忙当做理所当然,更不要无所顾忌地消耗彼此的感情。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