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曾国藩不是个聪明的孩子,还好家里管教严,从小就养成读书的习惯,虚岁5岁就开了蒙,8岁就读完了五经,9岁就开始作八股文。
可惜曾国藩小时候脑子也很不灵光,家里耗费大量钱财供他读书,去参加科举考试,考了六次都没有录取,还在第六次的时候,不仅没有考上,还被“悬牌批责”。也就是当成了文理不通的反面教材,这下不仅在家乡出了名,在整个省都出了名。
这次事情对曾国藩刺激极大,成为他的生平第一挫折。这次耻辱。如同当众一记响亮的耳光,更激起他的斗志。痛定思痛,改变原来的学习方法,同时参考其他人的作文逐个对比,寻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
渐渐的曾国藩掌握了作文的门径,第七次终于考了个秀才。写的作文也越来越好,接下来又是高中举人考试,直至努力考上进士。这首先源于他平时的基础打的很牢固,现在用对了方法,掌握了应试的诀窍,写起文章来越得心应手。
考上进士后,曾国藩又参加了“朝考”,从进士中选拔翰林,这次又高中翰林,榜单排名第六,官职七品。后来不断晋升到正二品兼任礼部侍郎。
从他的官阶晋升来说,十年七次升迁,连跃十级。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出生无权无势,为人又笨拙,是如何一路从考场和官场高歌猛进的呢?
从历史看,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从个人的底层能力上看,对于曾国藩来说,对他最受益的就是对自己的管理能力。这也是他日后成为儒林楷模的底气。
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他的12条日课对他一辈子的不断进步影响极大。
他在三十一岁那年立下12条日课: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曾国藩的逆袭秘籍: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在升。
就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每日静坐一小时,回归圣人所教会的仁心,这个和现在说的冥想,打坐也是一样道理。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早上起床,天刚亮就赶紧起身,不要有留恋安逸的念头。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询外为人。
读书要一本一本读,随便东看看西看看没有益处。
5读史: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读史可以使人明白善恶事理,每天必须要读十页以上。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说话要谨慎,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谨言的基础在于“三思”和“反省”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处处心存他人,才能为人光明磊落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刻刻当做养病一样的保养自己的身体。
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即将每日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从而自省而能有所感知,不刻意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每个月都要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作诗写文章,以检验自己的理论。
11作字。饭后作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白,愈积愈难清。
饭后练习书法一小时,只要与文字有关的机会都是练习书法的机会。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夜里出门玩乐,容易荒废修养功夫,精气耗损,神情疲惫。这种不良习惯要切记戒除。
如果这12条做下来,对于生活的良好习惯养成非常有益,就算只做到一两条,能持之以恒,应该也不会是个平庸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