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中》
《传习录-中》是书信模式,这就有别于上卷和下卷的语录模式。
第一,书信模式由于篇幅很长,所以能详细说明一个问题;
第二,书信模式有问有答,问得精妙,答得高超,可谓是高手过招,看起来很过瘾;
第三,每一封信大体有个主旨,这主旨区别于上卷、下卷的语录混杂方式。
关于知与行本来面貌的讨论,最详细的莫过于回答顾东桥、周道通、陆原静、欧阳崇一的四封信,而讨论格物为学一级每日用功可见之处最详细的,是回答罗正庵的信。
有人曾对王阳明说:“你这辈子立德、立功、立言都全了,如果能把讲学去掉,那就是圣人了。”
王阳明回答:“那我宁愿只留讲学,去掉其他三个。”
这种讲学精神既可贵又难能,下面几封信就是最好的证明。
答顾东桥书
下功夫的途径:诚意
阳明心学最讲诚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就是人最大的诚意。诚意,就是真诚无欺的对待自己的正念,见到美女立刻喜欢,问到恶臭马上延误,绝不含糊。
在王阳明看来,诚意是他学说的第一大题目,还要排在“格物致知”之前。顾东桥说王阳明心学“学说太过高妙,但下功夫的途径太过便捷”,是有道理的。阳明心学讲究顿悟,但顿悟却是从长时间的渐悟积累而来,下功夫的途径也特别便捷,先让你诚意,然后是致良知。
这不由让我们想到真理的两个特点:简单;无可操作性。
王阳明心学正是如此。简单,只让你诚意,只让你致良知;但怎么诚意、怎么致良知,他拿不出具体的方法来,他只能给你点化,若想悟透这一学说,必须你自己去体悟,因为你的良知就是你自家的准则。
知行并进
王阳明借力打力,诠释了为何“知食乃食,知汤乃饮”是“知行并进”的证明。
人肯定要有想吃的心,然后就去认识、寻找食物。想吃的心便是意念,一念发动即是行,便是行动的开端。而食物是否美味要等尝了之后才知道,怎么会有未尝食物就已知其是否美味的道理?
我们可以把“执行并进”制作个公式:(欲)知—行—知。这好像是个循环,当你完成这个循环时,你发现知和行,分不清先后。若想知,必要行,只有行了之后才能知,由此形成闭环,所以说,知行就是一回事。
心即是理
王阳明书信中的一段话讲了四点。
第一,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地步就是实践,实践达到明觉精察的地步就是认知。特别真切地想要吃美食,这种念头坚定不移,就是行;吃的特别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吃出了味道,吃出了感觉,就是知。因此,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第二,事物的道理并不在心外,向自己心外求事物的道理,是无法得到的。但是,如果你遗弃事物的道理而凭空探求本心,本心就成了虚无。这段话,其实说的还是知行的问题,有知(心)有行(事物的道理),才是正理。
第三,各种事物都有个理在,但这些理其实都在我心。如果我不以良知给这些事物一个理,它们就没有理,就等于不存在。所以说,心外无理。
第四,向心外求理,就是将知行看作两回事了,因为心理合一,知行必然合一。
看破生死观、客观规律和命运
第一,如何知道天意?通晓天地的化育,求证于鬼神而没有疑问,就是知道了天意。所谓“天意”就是客观规律和命运,这两样东西都是注定的,而且神秘难测。我们必须明白这两点,同时还要明白,人类即使有超能力,也无法改变这两样东西。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有个人努力和时势的结合。倘若我们找不到改变时势的方法,那就只剩下一条路: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就是致良知。只有良知光明的人,才能在时势来时,抓住机会,一跃而上。
第二,生命有限,有生就有死,唯有突破生死观,才能建立事业,生死观不破,就会患得患失,为善的心就不真切、不专一,这样,存养的功夫必不能行。
第三,格物致知,就是要看破这几件事:生死、客观规律与命运。
致知格物
第一,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将我心中的良知推之于万事万物,我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那么万事万物就都合乎天理。推广我心中的良知就是“致知”,万事万物都合乎天理就是“格物”。这就把心和理合二为一了。
第二,朱熹的错误就在于,他把心看成独立的,理自然也是独立的,理必须经过心的评判。
第三,理在我们心中,不在事物上。
学习的方法
如何真正的学习?分五步
第一步,实践。王阳明所谓的“学”必须有实践相伴,服侍奉养双亲,亲身实践孝道,才可以称之为学。
第二步,强化。反复地实践,反复地强化这一实践的行为,绝不停止,最终形成惯性,你就会成为这一方面的高手。
第三步,询问。学任何事物不可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变会产生问题,问问题就是学习,就是实践。
第四步,思考。询问后可能还有疑惑,这时就要用到辨析的功夫,辨析也是学习,也是实践。
第五步,辨析。思考后可能还有疑惑,这时就要用到辨析的功夫,辨析也是学习,也是实践。
实践-强化-询问-思考-辨析,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这就是王阳明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事物的存在,是我们意念的结果
第一,事物固然客观存在,但如果我们不赐予它价值和是非,它的存在就毫无意义,至少对我们而言是这样的。
第二,我们的意念发动必然有对象,这个对象就是事。比如意念发动于读书,那么读书便是一件事。但凡意念所发动之处,都有事物的存在。
第三,有此心才有此理,无此心即无此理。真有孝顺父母的心,才会有孝顺父母这件事和孝顺这个理出现,否则,就没有。
必要有行动
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必须以真诚无欺的念头去行动,没有行动,一切都是说闲话。想使父母冬暖夏凉、将他们奉养得当,这是意念,还不能说是诚意。必然切实地去践行使得父母冬暖夏凉、将他们奉养得当的意念,务求自己内心无所亏欠、无所自欺,这样才能称之为诚意。懂得如何使父母冬暖夏凉、将他们奉养得当,可以称之为知,但不能称之为致知。必粗将如何使父母冬暖夏凉、将他们奉养得当的知识推行于父母,使得父母切实地受到奉养,才可以称之为致知。
致良知就是在感应事变的过程中体会义理
第一,良知是规矩,而不是方圆。方圆是死的,但规矩是活的。以规矩去画方圆,无论是方是圆,大小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规矩就是良知,方圆是依凭良知判定做出的种种事情。
第二,一切都以念头为准。舜没有告诉父母就结婚,周武王不安葬老爹就兴兵讨伐商纣,从表面上看二人是不孝。可二人都是根据心中一念的良知,权宜轻重后,不得已才如此做的。
第三,世人往往看到了方圆,而忘记了规矩。看方圆,就会学方圆,把方圆当成待人处事的一般原则,以求得遇事时能够没有过失,这是最大的错误。因为方圆是别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画出来的,那方圆恐怕只适合当事人,并不具有普世价值。
第四,心外无理,理必须根据自己的良知,从心而出。而外在的理是别人根据当时的情境呈现出来的,情境一变,理就会变。
一以贯之的“一”就是良知
第一,君子的学问从未离开过处事作为,从未抛弃过论辩谈说。
第二,君子的处事和论说,都要遵循知行合一的功夫,这正是为了实现自己本心之良知,而并非像世人那样只会夸夸其谈,然后认为这便是知,还将知和行分作两件事,说什么下功夫要有先后次序。
第三,经典上所有的方法论,都是为了知行合一,都是在致良知,良知之外更无知,心学之外更无学。
第四,孔子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一”就是忠恕,忠恕就是致良知。
如何进入大同世界
“拔本塞源论”在阳明心学中的地位很高,所谓“拔本塞源”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阳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迈向大同世界。
如何迈向大同世界呢?
王阳明觉得不能靠别人,更不能靠圣人,而是先要从自己做起。因为“人人皆可为圣贤”,只要你努力,并且成为圣贤了,你就比别人先一步进入大同世界。进入这个世界,就等于进入了永生不死之地。
人如何能永生不死?
王阳明的回答是,立德立功立言,做圣贤。圣贤会永远活在别人心中,也就是永生不死。而做圣贤的途径就是致良知。
只要你肯致良知,秉承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你就能进入大同世界。
良知是打开大同世界的钥匙,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一把钥匙,所以只要人人都立志做圣贤,那天下就真的饿大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