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品牌李宁是怎样完成自我拯救的?(放权复盘力)

李宁的创始人,众所周知就是曾经的世界体操冠军李宁。这几年作为著名的运动品牌,李宁公司曾创造过辉煌,在2012年以前,这个李宁公司是稳坐国内体育用品的头把交椅。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盲目扩大、产品定位的失利,以及整个行业的库存危机,李宁公司就进入了至暗时刻。但是从2018年靠着国朝风,李宁公司又重回到了舞台中心,对其而言这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当时这个李宁手举圣火在天空飞翔,那是那一届奥运会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之一。那么这一幕,让花巨资赞助了北京奥运会的国外竞争对手是叫苦不迭,也似乎正在向这个李宁本人暗示说,再次高速扩张的窗口期。

2008年奥运会之前,李宁虽然是行业龙头,可是公司的发展速度是缓慢的,不仅和像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遭遇到了匹克、安踏、三六一度、特步这些新兴品牌的强力挑战。多家本土体育品牌相继在香港上市,门店数量直逼李宁。

奥运会上的凌空高舞给了李宁公司一次2011年的时候,李宁公司的门店数量超过了八千家,短短三年李宁公司的体量一下膨胀了百分之六十。他们甚至做出了一个如此的规划,到2013年的时候,把门店数量增加到一万家。那么,不仅是李宁,其实整个中国运动品牌都陷入了扩张的狂欢。在开店最疯狂的时候,县级市的一条商业街上,同一个运动品牌就会开五六家店。开店没什么标准,就是只要赚钱就不断的开。

截至2011年底,李宁的常规店、旗舰店、工厂店和折扣店一共达到8255家,安踏的门店数是8075家。但是从2010年开始,整个行业的增长出现了停滞,而库存则像天文数字一样增加。到了2011年的时候,形势彻底逆转。还没到2013年,李宁的万店计划就彻底的成为了泡影。体育品牌闭着眼睛挣钱的时代结束了。哪怕是像耐克这样的国际巨头,那么在这次普遍性的行业衰退当中,也没有人能够避免。

李宁的对策首先是重新洗牌。在2012年的七月五日的时候,李宁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当时的CEO叫张志勇卸任了,李宁公司由这个谁来接盘呢?就是由董事局主席李宁自己以及来自德太投资,国内很有名的投资机构的坚贞君来共同执掌。接着出人意料的是,大笔的花钱给李宁,以五年二十亿元的巨款击退了耐克、安踏这些国外国内外的体育品牌,它成为了CBA也就是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主赞助商的猛药一剂。

李宁公司还宣布渠道复兴计划。它是以减少陈货库存、改善产品的新鲜度、优化产品采购以及合理化销售渠道为中心。目标都是要帮助经销商来渡过难关,加固李宁公司和经销商之间的联系。当然这些都要花钱,别人都在省钱,已经在花钱,那么花的效果怎么样呢?在变革刚刚启动的时候,李宁即将年满五十周岁,他已经两鬓斑白了,当着几位经销商的面儿,突然有一次腾空而起哈,来了一记后空翻。那是经销商大会,当时掌声像波浪一样把李宁掀到了空中。这位三枚奥运会金牌得主,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让现场的气氛达到了沸点。

李宁的运动员情结或许可以部分解释公司的激进策略。因为对于中国运动员而言,亚军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公司不会选择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存哲学。在李宁那一代运动员身上又特别浓厚的民族意识。李宁不甘心长期落后于耐克和阿迪这样的国际巨头,一旦出现弯道超车的机会,他就会猛踩油门。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了,李宁这一段时期的变革是不成功的。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假设你的公司遇到了行业性的困境,你认为自己应该做哪些动作?)

本土的运动品牌,过去报表数字飞速增长,有一个秘诀就是销售的大批发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只要批发商把货发给了经销商,那么就算销售完毕了,但是情况变了,短缺经济时代结束了,以批发为主的零售模式已经过时了。而过度扩张所引发的渠道问题就显示出来。谁能够帮助李宁破局?

张志勇去职之后,李宁从投资方德太投资那里找来了一个会说中文的韩裔美国人,他来启动一场变革。这个韩裔美国人金正君他原来业绩也不错,他曾先后帮助韩国的戴尔和广汇汽车实现了业绩的几何级数的增长,还帮助达芙妮鞋业走出了困境。2012年1月的时候呢,tg购入了李宁30%的股份,金珍君作为投资人的代表率领团队进入公司,后来成为了李宁董事局副主席、执行董事,正式走上前台操刀改造。

金珍君说让这个李宁成为中国低价游批发主导,转型为零售型导向的体育用品公司。那么还要解决高库存、品牌换标失败后导致的战略模糊等问题,可是这些改造并不成功。tg进入李宁近三年时间,洋教头金珍君并没有使李宁公司摆脱连年亏损的尴尬局面。如果说二零一二年年度亏损19.8亿,还是为过去的错误买单的话,2013年再次又亏损了4亿元,那么金珍君已经难辞其咎。到2014年十一月的时候,金珍君败走李宁公司,李宁本人再次全权接管。

李宁是公司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但是他不是个成熟的管理者,他不是个商人,他始终就是个运动员。早期李宁确实很少对管理层说不,即使对管理层提出的方案怀有怀疑,并不认同,他也往往会选择妥协。最著名的例子是2008年李宁公司决定换标了,就参与这个换标的这些高层,希望李宁在众多的方案当中挑选一个。李宁的回答是我能不能不选。

尽管人有的人对李宁的能力颇有微词,但是对李宁的人品都没话说。李宁这个人宽厚、温和,很会为员工着想,他和高管一向是共天下,除非对方的能力不再胜任。即使是置兵权啊,这个也是杯酒释兵权,不会让对方难堪。这陈义红就是他一起创业的兄弟,但是迟迟没办法带领李宁突破十亿元年收入的门槛。李宁为了公司权衡之下,用张志勇代替了陈一红,但是方式不是把他扫地出门,而是把陈红调到了中国动向,后来又把动向的股权卖给了天弘基金,那么这也算是成就了陈义红自己的一番事业。

李宁公司在历史上有一个奇怪的轮回,每当李宁决定变革的时候呢,推动者或者操刀手都是职业经理人。可是变革一旦失败,故事的结局都是这些职业经理人自己的一段职业生涯做学费离开了公司。2014年李宁回归,他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继续坚持原创,并加大对设计和研发的投入,继续清理库存,并且通过数字化来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同时大力发展电商渠道和直营门店。2015年日子看来有点好过了,他重新恢复了盈利之后,三年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接近百分之五百.

"上帝难以琢磨",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用在李宁身上也再合适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上了年纪的李宁会以先驱者的姿势再次站在时代的潮流当中,甚至打破了年轻一代对国产体育品牌的刻板印象。

2018年的时候,中国已经登上了纽约时装周,并且开启了国货复兴的潮流。有趣的是,李宁的那个运动服番茄炒蛋,反而是现在备受年轻人的喜爱。与此同时,李宁也从未放弃对职业经理人的寻觅。2019年九月的时候,他又挖来了之前优衣库的全球执行董事,优衣库中国的CEO钱伟,这次这个钱伟能够坚持多久就很难说了。

大学中说叫“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也就是说有仁德的人会运用财物来帮助他人,自然得到众人的拥戴。不仁的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财物中,必会招来亡身之祸。李宁他还算是个仁者,当年李宁和健力宝董事长李经纬在一九八四年结下了情谊。一九八九年的时候呢,李宁退役之后打算去办一家体操学校,可是李经纬劝李宁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如果没有李经纬,那么李宁甚至没有勇气出来创业。2013年,已经七十四岁的李经纬去世,他困卧病榻期间,李宁承担了所有医疗费用。李经纬逝世之后,李宁又帮助他料理后事。因为李宁的朴实、厚道,公司这几年虽然遭遇了挑战,但也挺过来了。所以我们今天讲的公式是叫放权复盘=分阶段实施+坚固基础+抓牢核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体育品牌李宁是怎样完成自我拯救的?(放权复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