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读《师德,师爱:做一名阳光教师》17

第5章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时刻把学生放在心里。

第1节  教育是需要用爱灌溉的职业

摘要:

懂得“仁者爱人”用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

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伟大的人原本思想就是相通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到底谁首创,这并不重要。

孔夫子最高的理想,也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便是实现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人爱的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

教师如果从人格魅力角度区分的话,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1种教师学识渊博,卓有成就,人格也高尚,堪称名师;第2种教师有学问,但师德一般缺乏人格魅力,学生从他们那里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若是环境很好的话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第3种教师学术水平很一般,但是他们身上会有很多能够影响学生的人格力量,这样的老师引导和熏陶下,学生不会变快,学业也不会长进的很快,也存在耽误青春之忧;第4种教师既无突出的专业水平,又无让人敬仰的人格,这是4种类型中最低一级,学生一般是不接受这种教师的。

教师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这就是理性的师爱。

举例初三陶颖同学给马老师的一封信,说明了时代在呼唤着我们优秀的教师,我们的教育也迫切的需要优秀教师的出现,教书育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必须要以自己崇高的人格来影响学生。

第2节  构建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现代的“择校”的真实写照。教师在校园中是最重要的因素,学生是相对流动的,而教师则相对稳定的。教师的品德、素养就成为学生进校之后首先面临最实体的教育形象,这是学校的一张无形的“教育名片”。

教师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文修养,兴趣爱好和言谈举止,教师对人生的思考与实践,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行为,在静态的校园中会凝聚为学教师的一种无形的整体力量,形成动态的教师文化。

举例:李老师让三年级的孩子,通过一张神秘的试卷改变了身上的小毛病的故事。说明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教育气氛,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保护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水平和习惯。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问题的欲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有探讨和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兴趣其实就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认知倾向。他已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求真实道理的一种动机。

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提供相互矛盾的事件,呈现令人困惑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失调引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切实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初始阶段的困难,稳定学生的兴趣再次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情感,从而使学生有喜欢学科老师发展为喜欢学科本身。

学校就是师生共建的共同成长的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应当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所以这个教育环境必须是健康的,除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地势健康,还要要求教师本身有健康的心态,在课堂上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

教师关系应当如师如友的亲密关系,无论教师的年龄有多大,都应该把自己放在和自己学生同龄的位置,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个人感悟:在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中,让教师对学生关爱充分释放出来,在教师爱的支持下,学生安全、和谐、健康的成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1120读《师德,师爱:做一名阳光教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