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转载)

数据可视化
当今国际数据可视化界的翘楚Nadieh Bremer(作者认她为数据可视化第一人)曾对数据可视化下过定语,即把数据编入视觉元素。这句话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再缩减一番:“Make Data Visual”。
白话就是:“看见”数据。但是,光是看得见数据,就够了吗?我们又想“看”出什么呢?色彩斑斓的美感?发人深省的见解?还是可以自由探索的头脑风暴平台?管中窥豹,只可见一斑。或许我们在讨论”数据可视化艺术“的时候,太过于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忽略了这个领域更为宏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Data)、“可视化”(Visualization)。
什么是数据?
来自Microsoft等研究机构的学者在2018年的数据下过一次定义:
数据:通过收集、整理和模型计算而输出的详细信息、计算成果及测量结果。并且这些信息可成为为未来推理和理解分析奠定基石的重要事实。
一言以蔽之:数据即信息。从你我今晚饭量到全球粮食总产,从周董新歌歌词到世界rapper说唱风格,从中国2020年洪水到全球变暖。如此皆是信息。而数据根本上是信息的进一步精炼,或者转述。这种精炼Nathan Yau多次在《Data Points》做出过一个比喻:好似摄影,数据根本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对现实世界信息的不完全捕捉。照片中每个像素对真实世界色彩的记录,只是最接近我们对自然世界观察视角。阳光照之于万物,万物显现各异,光凭一张照片,总归有缺失有误差。
数据也是一样。数据集中每行每列,其实都是在对现实世界的各个元素的量化,可现实世界的复杂程度又不是通过单纯的测量可以精确概括的。

纵观上图:从汉密尔顿(Halmton)音乐剧现场,到图一该剧宾朋满座,再到图二的落座率记录。信息究竟是变得更抽象,还是更具体了呢?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的情景来回答:

我们或许在综艺节目上看过,甚至都玩过这么个游戏:转述游戏–Telephone Game(英文:电话游戏)。由第一人讲一个故事,然后耳语给第二人,第二人再转述给第三人,如此传递,至第六,第七甚至更往下,最后一人复述该故事。有趣的是,最后一人和第一人说的往往不是同一件事。这种有趣的差别被印第安纳大学在2018年做过一次深入研究:他们给2389名志愿者开展了多次Telephone Game,并就结果差异进行分析。平均而言,转述进行到第三人时,只有25%的故事细节和23%的原文得以保留。当转述链继续延申,就开始生出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所以我们来回到之前的问题:从音乐剧现场到照片到数据,信息到底还是在流失。所以生活真的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我们的大脑可以存储很多记忆,但是把记忆场景转换成可传承,可分享的信息,无论记录方式如何,总是有言辞,用图不尽意之处。(但是,高质量且精细度高的数据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分析基石。)既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一直在流失,为什么我们还要录视频,拍照,写影评,用数据记录呢?
就我们讨论的百老汇而言,不是人人都会去看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不是大家都会去时代广场摩肩接踵,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闲心和闲钱去到一万五千公里以外的地方享受音乐文化。记忆、体验无法分享,但是文字、图片、表格可以。数字媒体这种东西,究其本质,都不过是人类恐惧孤独而创造的分享感受,促进理解,探索世界的工具。
数据作为未来的主流媒体信息,在信息爆炸的现代,总归需要一些革新的呈现方式,以便于大众消化。既然谈到革新的方式,此刻该是邀请可视化这个老朋友入座了。
什么是可视化?
可视化就是我们转述游戏中最佳的下一环。“看”是我们人类利用自己视觉系统对于图像信息的特殊处理方式,来消化大量信息的重要方法。将自然世界的信息可视化,是人类自古用来增强自身认知能力的主要工具。而我们的祖先已经熟练使用可视化长达千余年之久。

甲骨文的发明就是将自然世界的信息编入更加视觉性的元素——文字。日,雨,水等的形状特征被完全的用视觉元素记录了下来,并传承发展。可视化的进程自然也不止步于此,更是在后世不断突破,这副作于12世纪初宋朝的禹迹图,记录了500多个地名和80多条河流。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早用网格符号表现比例的地图。

从三千五百年前的甲骨文到一千年前禹迹图到现世的种种可视化作品。可视化的传承历史和文字一般悠久。我们为什么这么持之以恒地诉诸于将信息转化成视觉元素的技巧呢?
因为人类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是我们所有感官中最为特殊的。当面对图像信息时,我们的感知系统会平行(同时)处理视觉信息,这个处理过程是发生在“前知觉”(preconscious level)的。我们看到下图,再进一步阅读之前反应大多是,血!

但是这实际上是倒放的红色条形图。在我们面对大量视觉信息并意识到自己正在吸收什么样的信息之前,视觉信息早已悄悄地占领了我们意识高地。这种利用图像进行潜意识影响我们思考的视觉技巧,叫视觉隐喻(visual metaphor),也正是可视化的魅力所在。
通常而言,图像信息通过外在记忆(external memory)的形式,可以为我们的内在记忆(internal memory)减负。伟大的地图学和图像理论家Jacques Bertin总结得很好:可视化就是我们使用人造记忆(artifical memory)迎合人类天生对自然世界的观察方式。这样的具象化信息的方式可以启迪我们,利用从视觉方面的记忆,更加便捷地思考一些空想想不出来的问题,看不出的规律,和讲不清的故事。
至于其他感官呢。我们对于声音的处理方式是线性的,有次序的,因此声音记忆不会像图像记忆那样在意识层面上多层影响我们。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做错了事儿,爸爸小时候怎么吼我们名字,长大还是怎么吼我们名字。我们被叫的那一瞬间的“一激灵”,换别人真就吼不出咱爸的精神压迫。味觉,触觉的信息处理更是不如听觉信息的灵敏了。因此,正是这种对于不同感官信息的吸收程度,才造成了我们如今尖端的图像处理技术,作为我们探索和理解世界的主要工具。
如果把数据当作摄世界之象,那么数据可视化就是摄数据之象,数据可视化在不断具象化数据而制成的作品,数据可视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不可或缺。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学习,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