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冬奥会的标志性人物有哪些?

今晚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了,我们一起来聊聊历届冬奥会中的标志性人物。这是今天在看季成写的《冬奥简史》时看到的。

他们分别体现了冬季运动的三个关键词:传承、超越和勇气。

首先是传承。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上,美国运动员吉姆·谢亚获得了钢架雪车的男子冠军。钢架雪车又称卧式雪橇,起源于18世纪末的瑞士,要求运动员俯卧在雪橇上,借助起滑的惯性快速滑过冰道。

冠军谢亚出身于一个奥运世家,祖父曾代表美国在1932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获得速滑两项的金牌,父亲也在1964年的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参加了越野滑雪比赛。

作者说,谢亚家族是第一个三代人参加冬奥会的美国家庭。他们也一直延续着家族奥运冠军的传统,刻苦训练,追求卓越。

这种家族传承的体育精神为吉姆·谢亚带来强大的力量。他的祖父在冬奥会开幕前刚刚去世,比赛前,吉姆将祖父的照片放进头盔中。那一天,在祖父的精神庇佑下,他成为奥运冠军。

后来,吉姆与他的家人一同创建了基金会,用于资助和发展跳台滑雪、滑冰和钢架雪车这些相对冷门的项目,培养下一代冰雪人才。他们将继续把奥运家族的精神传承下去。

第二个关键词是超越。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加拿大运动员亚历山大·比洛多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夺得金牌。这是加拿大人第一次在本土举办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

作者在书中写道,当时约有22000人观看了比洛多的颁奖仪式,加拿大人都疯狂地庆祝这场胜利,把比洛多视为民族英雄。

而比洛多的英雄,却是他的哥哥弗雷德里克。哥哥小时候被诊断为脑瘫,医生认定他到12岁就不能走路了。但哥哥不甘命运的摆布,坚持训练,到29岁仍然能够行走,甚至可以滑雪。

2014年,比洛多带着哥哥来到俄罗斯索契冬奥会的赛场,在他成功卫冕冠军后,比洛多把金牌挂在了哥哥脖子上。哥哥这种超越自我,顽强对抗病魔的精神影响了他,让他也不断地超越自己,成为自由滑雪之王。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勇气。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中国选手叶乔波在女子速度滑冰500米比赛中,以40秒51的成绩获得亚军,又在1000米速滑比赛中取得第二枚银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冬奥会上取得奖牌。

叶乔波出生于吉林长春,12岁入选八一速滑队,17岁就荣获全国青年赛全能冠军。在来到阿尔贝维尔之前,叶乔波横扫了世界杯各站比赛,成为中国拿到“金冰刀奖”的第一人。但长年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损伤,她的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都断裂了,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

可想而知,这会给她带来多大的痛苦。然而她却忍着这样的伤病,坚持参赛,最终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零”的突破。作者感叹,如果用十六个字概括叶乔波的冬奥会,那就是“两次参赛,两银一铜,八块碎骨,一张轮椅。”

参赛回国后,叶乔波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依然不放弃,最终在1993年的世锦赛上,夺得三枚金牌,并成为女子全能世界冠军。即使叶乔波在赛后被伤病缠绕,但她说:“在我成长过程中,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日后诸多的荣誉和成绩,不计自得利益,但求回报社会,心底才舒坦,人生才快乐。”

这些人中最无可替代的是她的父亲。在叶乔波小的时候,她的父亲会细致地将她和队友的分段成绩、优缺点记录下来,一一为她分析,在成长路上给了她很大的关怀与勇气。

而她也不负众望,成为冰场上最努力的那个选手——她说,别人要练习100次的动作,她会做200次;教练要求做500次的时候,她会做1000次。她坚信只要自己比别人练得多、练得苦,就一定能拿到好成绩。

这是第一代冰雪人的情怀。正是叶乔波的执着与勇气激励了一代代的后来者,从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到年轻的世锦赛冠军谷爱凌,这种精神让他们不畏伤痛、克服困难,坚持在冰雪运动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冬奥会中的明星运动员还有很多,这一届冬奥会也必将诞生新的明星,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晨星写于2022年2月4日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届冬奥会的标志性人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