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坎坷人生

      苏东坡历经仁英神哲徽五位皇帝,才华横溢,但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几起几落。

一、宋仁宗期间(1037-1063)

1037年,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

1054年,苏轼与王弗结为夫妻,时苏轼年十九,王弗年十七。

1056年,嘉祐元年,苏轼父子三人首次出川赴京(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从眉州到汴京估计要走半年,所以父子三人应该是1055年就出发了),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当时,苏洵48岁、苏轼21岁、苏辙19岁。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欧阳修和梅尧臣都非常赏识苏轼的才华,对他的作品《刑赏忠厚之至论》大家赞赏,不过因为欧阳修误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那个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就只给了第二名,而他的弟弟苏辙名列第五。

在欧阳修的大力推荐下,苏轼名声大噪,一时名动京师。当苏洵父子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于是,只好回家奔丧,守孝三年(实际是两年零三月)。

1059年,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也在这一年,王弗为苏轼生下儿子苏迈。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参加制科考试。制科考试的程序比科举考试要繁琐。参加制科考试的人员由朝廷中的大臣进行推荐,然后参加一次预试。最后,由皇帝亲自出考题。制科考试的选拔非常严格。据说宋朝总共三百多年的历史,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的人只有41人。苏轼考了个“百年第一”。

PS:“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这种考试形态源于汉朝的射策,唐代已经非常普遍,到宋朝,逐渐形成了一些“常科”性质的制科,也就是经常重复考试的制科题目。仁宗时设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帷幄、军谋宏远材任边寄六科,都是从唐朝承袭来的。据宋人郎晔考证,苏轼应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这和苏轼后来的自嘲甚相吻合——在经历了多重磨难后,苏轼不无感慨地叹道:“当年应制科考试,成绩甚优,于是飘飘然自以为真的可以‘直言极谏’了。殊不知谏一回灭一回,如今灭到黄州凉快来了。”

苏轼考中后,仁宗非常欣赏,准备重用,但是当时的宰相韩琦却说应该先到地方锻炼一下,于是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宝鸡市)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

二、宋英宗时期(1063-1067)

1065年,苏轼回到京师,彼时,仁宗已经去世,进入了宋英宗时期。苏轼以为可以大展拳脚施展才华。

1065年,治平二年五月,苏轼的结发之妻王弗去世,年方二十七。

1066年,治平三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实际是两年零三月)。

三、宋神宗时期(1067-1085)

1068年,熙宁元年二月,回京之前苏轼娶了发妻王弗的堂妹王润之为继室。

1069年,苏轼还朝,英宗已经去世,宋神宗即位。此时,曾给过他许诺的韩琦已不是宰相,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

他对王安石实施的新法颇不以为然,曾两次给神宗上书,全面批评新法。他说:“今日之政,小用则小败,大用则大败,若力行而不已,则大乱随之。”对他极度不满的变法派嫌他碍事,竟诬蔑他扶父丧返蜀时贩运私盐。心若明镜的苏轼,无一言自辩,自请离京外放,这一放就是八年,而且竟然是以一种非常特殊的形式回到京城。

1071年,也就是熙宁四年,苏轼35岁,开始了他的外放之路,第一站就是到杭州担任通判(相当于今天的杭州市公安局长),为期三年(实际2年零9个月)。在这里,苏轼过得很开心,迷恋上了西湖山水,写下了描写西湖的那首七言绝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调到密州(今山东省诸城)担任知州(算是官位回升)。

在密州期间,适逢发妻去世十年,结合自己的现状,苏轼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还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77年,熙宁十年四月二十一,苏轼又调到徐州任知州。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再调到浙江湖州担任知州,苏轼于四月二十日到任,到任后上表谢恩,“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句中“其”为自称,“新进”即指神宗任用的新派人物。公开地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自己不与当朝新贵合作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新法“生事”的不满。结果被当时的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说苏轼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当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逮捕,八月十八日送进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便被正式提讯,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关在御史台审讯130天。

1080年1月,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乌台诗案苏轼终免一死,贬谪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苏轼在黄州一呆就是五年,这段时间,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但是却迎来了创作的高峰。苏轼的文学、书法在黄州皆创造了奇迹,苏轼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黄州可以说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苏轼成就了黄州、赤壁,黄州、赤壁也成就了这位举世无双的奇才。在此期间,苏轼泛舟于长江之上,挥毫泼墨,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抒怀,借意表达他谪居之时的思想感情。

苏轼在黄州做了五年的团练副使,这五年时光让苏轼沉淀许多。比起刚被贬谪黄州的心灰意冷,苏轼在黄州渐渐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在处理完衙门公务之后,悠闲之余,苏轼就带领家人去黄州的城东开垦荒地,种田以帮补生计。种地之余,农耕生活重新给了苏轼信心,渐渐使他对未来生活又重新燃起希望之火。闲暇时候,苏轼就为自己起了个“东坡居士”的别号,聊以自慰。

1084年,元丰七年三月,苏轼接到神宗的调令,要求调往汝州任团练副使,官职没变,只是挪个地方。苏轼并没有急着赴任,一路东行,路过庐山,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赴汝州途中,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四、宋哲宗时期(1085-1100)

1085年,元丰八年,哲宗即位,皇帝年幼,神宗的母亲高太后临朝执政,启用司马光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1086年六月,苏轼复官,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从此,苏轼仕途开了挂,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但是,因为无法阿谀奉承,既不能溶于新党,也无法见谅于旧党,因此,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再次申请外调。这一去,他便再也没有回过汴京。

1089年,元祐四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是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七月初三,苏轼到杭州。这次到杭州,遇到了大旱和瘟疫,苏轼救济百姓。然后还疏浚西湖,将挖出来的淤泥在西湖中筑了一条三十里的长堤,这就是苏堤的由来。苏轼在杭期间过得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调。

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调往颍州任知州。

1092年,元祐七年二月,苏轼调任扬州知州。

1093年,元祐八年八月,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润之去世。接下来,陪伴苏轼度过余生的就只有杭州姑娘王朝云了。

1093年,元祐八年九月,苏轼任定州知州。也在这个月,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

1094年,绍圣元年六月,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在惠州期间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看来,苏轼是爱上吃荔枝了。

1096年,绍圣三年丙子岁七月,苏轼的侍妾王朝云因染瘟疫去世。从此,苏轼一直鳏居未娶。

1097年,绍圣四年,已经年六十二的苏轼被贬到儋州(今海南儋州市),这是被贬最远的一次。在古代,被贬海南是仅次于死刑了。

虽然被贬天涯海角,苏轼依然乐观豁达,一首《纵笔三首》其一,足见一斑。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五、宋徽宗时期(1100-1101)

1100年,元符三年,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徽宗爱惜苏轼之才,适逢朝廷颁行大赦,召苏轼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

苏轼一生没有在汝州任职,但是多次到过汝州,所以深爱汝州,以至于死后希望葬在汝州。苏轼死后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仕途不顺,只是在哲宗早期高滔滔太后执政期间有过短暂的东山再起。也许官场真的不适合苏东坡,他虽然不支持新党,但是又看不惯旧党盲目打压新党。也许正是仕途的不顺,才导致了他创作的升华,他的好多名作都是产生在外放或者贬谪途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东坡的坎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