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昨天,我们就研究过程讨论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接下来,我们要讨论讨论研究过程中会出现的观察者偏见和解决措施。

对客观性的挑战 由于观察者的动机和预期,他们所看到的往往是自己的预期,和自己的动机有关,就像经常说的一句话:在拿着锤子的人手中,看谁都是钉子。这里有一个例子,一位重要的心理学家雨果·蒙斯特伯格给包括很多记者的一大群听众做演讲时,事后,他听到了不同的人对他的演讲的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说:会场上鸦雀无声;有的人说到,演讲者经常被大声的鼓掌打断;还有的人说,在演讲者的对手讲话时,演讲者总是微笑着;还有的人看到演讲者的脸因为激动变得通红,而另一个人却发现他的脸变得惨白。一次演讲,不同的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这种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见,有一项针对125名已婚夫妇的研究表明,在一段十分钟的夫妻对话中,对婚姻又积极看法的人会对普通人看似正常的对话产生强烈的积极反应,这也是为什么热恋的情侣往往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的原因。因此,各种研究表明,预期能够引起不同的观察者得到不同的结论。观察者偏见起的作用就像一个过滤器,一些被认为是重要的事情获得了注意,而另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会被忽略。

如果把这钟偏见带入研究中,往往就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客观,不准确。那研究者如何能够保证他们用不带任何偏见的“裸眼”观测呢?

补救措施 为了使观察者偏见降到最小,科学家采用了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的方法。

标准化指的是在数据的搜集阶段使用统一的、一致的程序。标准化的意义就是在实验不断重复的过程做确保研究的参与者能够经历完全一样的实验情境。以确保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实验的可比性。

操作性指的是对概念含义的标准化。操作性定义是以测量该概念或决定它是否存在的特定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从而在实验内是含义标准化。如何获取有价值的反映抽象定义内容的具体指标是研究是否客观可靠的条件。这个概念可能不好理解,于是我找了两个例子:

例如,“挫折感”的抽象定义为“当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所产生的情绪感觉或反应。”根据这一定义很难从科研中找到相应的测试内容,因为它不具体。如果研究人员把它规定为在某一具体情景中,如幼儿正在玩一个他十分喜爱的玩具的过程中,突然告诉他不能玩,或禁止继续玩,此时,幼儿的反应就是挫折感的反应。这样,一个抽象性定义就转变成了操作性定义。

又例如,李伯特(Liebert)和巴隆(Baron)在对侵犯性行为研究中曾得到这样两种结果:一是“儿童观看暴力电视将促使其攻击行为增多”,二是“如果让儿童观看在实验室中攻击别人的3分钟短片后5分钟,儿童将可能按动按钮给隔壁房间的儿童施加疼痛的刺激”。从字面表述中可以看出,第一种表述更加有趣和普遍,但第二种表述可能会更精确一点,因为它比较确切地描述了做什么和结果发现什么,尽管第一种表述中包括了根据实际数据推理得到的结论。

对于一个实验中的变量,必须给与操作性定义。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经常想证明一种存在于两种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自变量是实验者操作的变量,改变自变量,因变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因变量即是实验者们需要测量的东西。

例如,这样的一个假设:在电视中看到更多暴力场面的儿童将在对同辈的行为中表现出更多的攻击倾向,你可以设计一个自变量:每名参与者所看到的暴力画面的数量、时间长短、或者暴力程度,来评估表现出来的攻击倾向有多强。

这就是今天要讲述的两个概念,明天我们将用一个例子来讲这些步骤真正用到实际中,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将想法变成结论的。同时我么还将讨论两种心理学研究过程中的方法。

继续加油!

每天两分钟,带你了解心理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