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松超老师写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三篇:写一辈子教案,不成长?

说到写教案,老师们都是轻车熟路,但是我想问一句:我们写的教案真的有价值吗?

如果真有价值,那为什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主持人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叶澜教授强调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价值那么每堂课要写的教案就对教师成长没有多大意义吗?如果教案没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还要让教师写呢?

教案对于保障每节课的质量,对于教师专业成长,都是有价值的而现实中如果教案失去了价值,那一定是写教案的方式、对教案的管理出现了问题。作为一位深刻洞悉基础教育的学者,叶澜教授绝不会否认写教案的价值。教师之所以“写一辈子教案”也没有成长,只可能是从未认认真真地用自己的头脑备过课,独立思考缺席,教案的思想含量太低--这样的教案当然是“死”的。实际上,在这种备课、写教案的状态下,教师再怎么投入地做教学反思,也是枉然。备课、写教案的质量直接决定教学反思的质量。

怎样备课,或说怎么写教案,才能有助于教师成长?

教师要多看书,不断地提升自己。想要备好一节有品质的课!备课的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备课者的每一个创意背后其实都是文化在说话。老师们经常开展“同课异构”,有的老师上的课是精彩纷呈,有的老师上的课是沉闷呆板,其根木原因就是执教者不同的文化底蕴对文本的解读停留在不同的文化层次。其次,备课者还需要相当的审美品位。审美的课堂有的表现在朴素之美,有的表现在扎实之美,有的表现在灵动之美,有的表现在创新之美。听一堂具有品位的审美课堂,是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备课教师需要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的也是备课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在备课中表现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新的组合,新的元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吴松超老师写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第三篇:写一辈子教案,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