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风儿

蒲公英随风飘散

文/艾冰台

春天到了,每逢看到河边杨柳青青,总会想起一句唐诗“吹面不寒杨柳风”,说起风似乎和雨不一样。雨是有形的,而风却是无形的。说是无形,可时时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所以又有古诗《风》很好地诠释了风的特征: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三尺浪

入竹万竿斜

根据科学定义,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说白了,这风还是太阳的功劳啊。似乎又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关太阳和风的故事。

或许太阳和风闲的无聊,看到冬天在田野里干活的农夫,就打赌谁能让他先脱衣服。风鼓起腮帮子使劲地吹啊吹,可大冷的天,非但没有把农夫身上的棉袄吹走,反而使他更加裹紧了身体。而太阳呢,巧施手段,对着农夫展现他温柔的一面,暖洋洋的阳光照在农夫身上,一会儿干活的浓度就热得满头大汗,那棉袄就穿不住了,就脱了下来。这打赌,风儿是输了。

当年看到这富含哲理的小故事,还是深有感触。很多时候为了一件事,使用正面的蛮力不一定就有作用,而旁敲侧击或许效果更好。或者说强硬的手段不一定就有用,有时和善的措施更通人情,反而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但是春天的风儿毕竟温柔的,所以才有了杨柳风的美誉。到了草长莺飞的时候,风儿也可劲吹起来,地上的娃娃也多了起来,天上的风筝也开始多了。借助着风力,各式各样的风筝(农村的当地称之为鹞子)拖着那长长的尾巴上了天。当年条件简陋,不会有现成的风筝,都是男孩或女孩子因陋就简自己做的。有的找来家中糊墙的报纸,背面扎上细竹竿;有的偷偷从抽屉里拿来一块轻巧的尼龙布,颜色虽然比较单一,但比旧报纸好很多了。风筝的尾巴也比较原始,最简陋的就是稻草绳,精细一点的就是长布条。虽然风筝不咋地,但在蓝天下不失为一道风景,能看着风儿吹动,风筝慢摇,徜徉在天空……或许现在的农村已经看不到。

夏天的风儿不再是那么含蓄,可以说是最猛烈的,江南沿海的台风可不是吃素的。暑假里最怕的就是台风,台风夹杂着雨水。无怪乎有个专名的名词,风雨交加。台风过处,雨水淹了稻田,也不知谁家屋顶的瓦片会掉了一地,雨水倒灌。也可能谁家门前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横在自家门前的场地上。台风过后,就是忙着重建。可很多时候才重建没多久,又一个台风来了,又一次推倒重来。如此的循环往复,每年都会来上几次。这样的来来回回,似乎也是一种自然规则,人生哲理。

熬过了夏天,秋天的风其实最厉害,它能改变周遭的颜色,能给大自然增添色彩。你看啊,一场秋风碧树凋,前几天还是满树的绿叶摇曳,一场秋风过后,周围一下子会变色。那树儿,那草儿,它们的颜色霎那间就变得斑斓丰富。青橙黄绿青蓝紫都会出现,随着最绚烂的秋叶,再一阵风刮过,那就是旋转秋风落叶满天了。

秋风过后跟着就是冬日寒风。冬天的风是最恼人的,尤其是南方冬天的风。风中夹带着湿气,那穿透力太强了。任你穿的里三层外三层,可就是感觉不暖和。那农村的夹壁墙,风就会从那小细缝中钻入。那木质的窗棱啊,被风吹得索索发抖,时不时发出一声声震响。白天还好,要是晚上,那就没法睡个安稳觉了。

窗外的风儿还在吹,丝毫没有停歇的样子,春天吹的也不都是杨柳风啊。


2022.3.21 

第二轮的封闭,第二轮的采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