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 || “无聊神经症”悄然降临

无聊神经症在病前的表现无论如何不能诊断为人格障碍,发病高峰在30岁至40岁之间,往往在成家立业方面至少已经达到了中等水平,也许在一般人看来他混得很不错。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岂不知一方水土也能养一方病人,比如那些肾虚或湿气重的人,都与东方的水土有关。若不是从文化或空间,而是从时间维度来看某些疾病,像曾经肆虐的梅毒、天花等已经少见或绝迹,而有的疾病尽管名字还在,但意思却早已不同于原来。后者主要反映在精神病学或变态心理学领域内,比如“在今天看来,当时被弗洛伊德定义为神经症的来访者,实际上是边缘型人格甚至精神病患者——当时“癔症”被认为可伴随明显的非现实性幻觉体验”。

疾病和治疗向来就是“魔”和“道”的关系,即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今晨我想说说心理疾病的变迁,和相应心理治疗方法的改变。为了避免把这个宏大的话题扯得不着边际,我只能以我自己为例。

十多年前我刚开始从事心理咨询的那阵子,找到我的主要是一些有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他们真的是些有病的人,很多是一些医生朋友转给我的,这些医生认为他们生理上的病已经治好了,依然存在的症状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比如有位很有身份的男人因为一次偶然的艳遇患了淋病,结果在打了两针抗生素就达到了医学标准的治愈后,却总是感觉到自己的会阴区疼痛,因为正规医院的医生总说他没病,便又求助于游医,被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依然接受昂贵的抗生素治疗和各种理疗。被提示自己可能是心理疾病而找到我时已经花费数万,会阴区疼痛的症状不但未减反倒加重了。

针对这种病人,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几乎按照自己的理解复制了当年弗洛伊德的那一套。其实也不用说什么意识和无意识,我只是反复跟病人探讨他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每次咨询的效果就足够好。那个时候的医生们鲜有人知道,一个人的身份决定着超我的严苛程度,因此同样是得了性病,身份不同的人所造成的心理反应完全不同。

除了这类病人之外,还有很多人也是因为极度的痛苦而来,他们一般都有极强的内心冲突,因而改变的愿望强烈,一般情况下,他们落座时就已经成为求助者——心理咨询的对象了。

后来却悄然发生了变化,越来越的人尽管坐道我面前却不知道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他们大多30岁左右,不少已经为人父母,他们似乎也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显然不是内心的冲突比如无所事事或碌碌无为所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不用说给他们做什么精神分析,就是普通的心理咨询都难以持续,多数在咨询一到两次之后就会脱落。

他们根本没有改变的愿望甚至没有任何欲望,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或者认为自己的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我所面对的这些主动或被动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这才是今晨我要说的重点!



尽管他们没有对我直说,但是询问会发现他们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我当时就深切感受到没有意义和没有兴趣的不同,因此他们被诊断为抑郁,我不敢苟同。

弗兰克尔认为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就是神经症,有人叫它“存在神经症”(existential neurosis),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第二版,第144-145页)则称之为“无聊神经症”,既通俗易懂又表达确切:

这种精神障碍的认知成分是认为生活没有意义,或者长期不能相信所从事的或能够想象去做的一切事情有什么真实性、重要性、用处或价值。特征性的心情是平淡和无动于衷,尽管在一般接触中别人并看不出来。初期间歇性地出现抑郁,随着病程迁延,抑郁逐渐稀少而趋于消失,剩下的主要是空虚感,觉得生活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就动作行为而言,活动水平也许略微偏低,但一般保持在中等或平均水平上。比活动量更重要的是,病人未曾选择活动是些什么。病人很少选择,如果有的话,照例只是沿着费力最小的方向进行。这种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可以表现得不错,家庭和社会义务一般能完成,对人也相当宽容。但总的来说,他只是随波逐流,缺乏真正的和深刻的满足感。他无法在深层和理解的水平上与别人认同,他不能体验别人为什么活得那么起劲和心满意足。

对这类心理问题的症状明确的,对这类人的诊断也有了。那么,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来应对吗?

有!

在门诊上,我给这类病人的解释所采用的是精神动力学的自体心理理论,而在实际操作比如家庭作业的安排上,我所坚持的却几乎完全是存在主义方向。

感兴趣的朋友,敬请期待我明日的涂鸦。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克富 || “无聊神经症”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