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故事Ⅱ猪儿地

     

猪儿地顾名思义就是属于猪儿的田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鼓励农民饲养猪,由村队给养猪农户分的二三分田地。这是农民在自留地基础上,以猪的名义分到的可以自由使用的田地,很多农户不仅是为了养猪,更多得是为了那份地,用来忝补自家的口粮。    

猪儿地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劳动性,丰富了农民的家庭生活。有了猪儿地大人们开始用空闲时间在地里忙活,耕作整地,施肥栽种,大多种植的是红薯、山药、罗卜等蔬菜,不过没有一样是给猪种植的饲料,孩子们则利用放学时间割草喂猪,或许正是割草让我们那一代跑遍了村域的沟沟粱梁,认识了各种猪喜欢吃的草本植物,院内除了鸡窝、狗窝,又增加了猪窝,猪窝占用面积最大,还有猪圈,供猪日常活动,当然农村人喂这些大多散养,农家院就是大杂院,鸡狗羊猪等,凭主人爱好,想养啥,怎么样,只要不违反村规习俗,人畜共处,却也和谐自得。     

那时养猪是农民取得主要收入方法之一,也是农民的希望。一年下来,养好一两头猪,卖了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农民可以买衣服、忝置家具、置办年货等,甚至盖窑娶媳妇都要靠养猪来解决,因此,很多家庭都把养猪当回事儿,有条件的可养两仨头,也被邻里称道,夸奖谁家媳妇儿能干,会过光景,养猪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全家的事,猪的领地也不仅仅是猪圈,院子村道都是它们的活动场所,猪的饲料不仅仅是自家的剩菜剩饭和泔水,满村遍地的草料,只要主人勤快,随处都可以去采去拿,这样看来猪儿地更为广泛。    

猪儿地属于自留地一个部分,农民是不用交公粮的,这是当时从实际出发,给农民的优惠政策,想想当时人的温饱问题尝未解决,很多农村农户尚缺吃少穿,不给人分地却给猪分地,是不是不可思夷,但实际上确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村的实际问题,调动了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不再受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农民可以光明正大地为自家生活改善去劳动去奋斗,同时,也解决了我们国家缺乏猪肉生产的现实,其实,直到今天为止,猪肉的生产都是我们国家长期关注并难以解决的民生问题,猪肉的供需与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准与安定,国家有多次调整养猪、供应猪肉的紧急会议,出台过相关政策,促进了国家整体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农村人家家户户养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给那个时期的孩子留下丰富的记忆,记得那时山上狼还多,常常夜里光顾村中偷吃猪,谁家猪被狼叼走了,多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因此,养猪的就会养狗,是让看家护院的,不是今天当宠物养的,家家的猪与狗,邻居之间都分的很清,认得很准,特别是猪跑了,都会自觉赶回告知主人,农民养猪很好的遵循了物质循环规律,剩菜剩饭一点不浪费,猪禽类粪便又上在地里,养肥了田地,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不施用化肥,生长的粮食蔬菜香甜而环保,至今是许多人念念不忘的过往。  

猪儿地一直延续到农村责任制的实施,那时还有很多农家有坚持养猪的习惯,不过没几年就被养殖专业户所取代,或者叫养猪能手的华丽转身,养猪的场地专业要求更为严格,管理也是多方面的,农村的种植养殖渐渐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国家给的优惠政策不在是土地,还有卫生防疫、金融信贷等多套管理政策措施,养猪的人不易,猪也不易,肥了不仅供给人类,连神灵也喜欢,各种祭祀活动都少不猪羊,猪肉真的很香,猪真的可爱,从这一点看,猪真也不象是猪,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猪儿地早已成为过去式,成为农村人的一种历史记忆,但猪儿却是我们人类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课题,猪肉的质量价格始终牵动人们的心,关乎国计民生,处理好猪的问题就同处理人的问题一样,稳定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村故事Ⅱ猪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