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参考资料是纸质形式还是数字形式,都经历着同样的变化。事实上,随着我们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在你的电脑或移动设备上开辟出保存临时参考数据的位置是很有必要的。许多人仍用其电子邮箱的收件夹来存放杂乱的一般参考资料 再用三个月时间来实现对它的“巡航控制”。
——David Allen(GTD提出者)
PMC给了我足够的信心,所有的行动和决策需要时间考验,其实就是观察期较长,它们不是短期促成的事情,许多习惯你需要慢慢适应后才能转变为长久的行动并且体会到效用。
尽管电脑赋予我们建造巨型参考资料库的强大力量、灵活性和机会,但在设计属于你本人的简单有效的参考信息组织结构方面,电脑构成的威胁程度更甚。
这个云端文件系统应该非常方便快捷,它应该就在你的手边、触手可及,便于实施个人管理和回顾,甚至可以保存参考性纸质文件或者你在网上读到的某篇文章,并把归档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 这就是为了输出或者说更好的处理做准备的,留下痕迹并且储存得体,调用会让你更好的记住,即便不用,最终也可以归档到其它位置,灵活调整就好。 但,倘若你看了很多,最终并没有理解消化,跟随新陈代谢消失了,亏不亏?
触手可及
它们都在我的电脑时刻保持更新同步,我所有的工作文件毫无缝隙的在云端保持实时更新。
至于选择云服务的理由以后会具体介绍,只因为这更加符合我的工作流程。
我的pc云盘体验之路
从nuts、微云、OneDrive、iClouddrive、华为、百度、最后到GoogleDrive结合OneDrive。让我简单解释这其中的转变。(一句话,就是因为之前不会搭梯子,没法使用最好的工具,因为一道网络屏障,不断在国内探索其的服务商跌坑以及体验不到某些特殊服务)
Nuts(坚果云)
必须年付费,强调安全性,同时具备分享和协作的属性,整体感觉还不错,为何不用了?树大好乘凉,想不出必须要我付费的理由,我根据需求弹性付费不香吗?谁会把乱七八糟的文件全放进去呢?
微云
分享属性比坚果云差一些,但是属于腾讯的生态,实际也没啥用,协作生态混乱,也没见其和腾讯文档有任何联系,属于不同的产品。在线编辑的功能属于微软合作的中国公司运营,可以在线打开编辑普通文档。同步逻辑有点简单,文件总是重新上传。
华为云盘
无意间接触到华为云盘,试用后表面上没有啥问题,但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简单说明几个问题,这足以让我生气的摒弃了。
1、同步支持的文件格式少,并且同步偶尔出现异常,有好多次上传失败的现象。
2、云盘本应该实时保持登录和同步,而你总是让我重新登陆烦不烦,如果不登陆也没个提示,导致文件根本没有同步上。
3、Web端功能受限,储存的大文件非让你下载pc端下载,但pc端上传和下载大文件会卡顿。偶尔也会出现读取云端文件有误的状况,当时我需要下载一份大文件,web网页端不让下,去pc端下卡着下不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4、没有任何分享的属性,你的文件只能下载后再分享,没有任何在线分享渠道。
说白了,我也没有要求你同步服务那么高级,不专业也难怪,毕竟不是主流产品,原谅你了,但希望再也不见,没有了任何信任感。
iCloud
一句话,不是mac就别用了,文件同步经常出问题,即时性是最重要的。
百度网盘
储存大文件,web端定期核验就行,没下载pc版,感觉没必要弄一个储存杂七杂八的盘来和我的常用文件混为一谈。
OneDrive
说白了,微软的许多站点服务器你也不知道在哪,甚至对于许多常用服务还经常卡顿呢。但是对于常用的文件储存服务还好,速度ok。不过我后来摒弃因为免费空间太少,以及onedrive.live.com国内根本进不去啊啊啊啊,失去了在线访问储存服务的权力,十分别扭,享受到的完全是不完整的微软服务,而且你续费也得翻墙啊,除非你买365自动提升空间
现在我利用Onedrive储存高频文件,还是不错的,完全够用,因为我结合了Googledrive,后者负责低频次或是附件(占内存大一些)。
当然,我的体验和我的消费能力有关,可能往后我会选择私有云储存,完全自由和定制化,不过需要技术知识和部署维护费用,我可以把我一辈子积累的东西存进去,安全可靠,除非微软、谷歌、亚马逊、阿里、腾讯、百度都倒闭了我可能有一些风险。
非专业带来的风险
从我的损失来看,他们不专业,经验不足可以理解,但不是理由,这必然是损失和信任度的下降
从产品、公司的发展周期来看,商业探索过程在正常情况下必定有其规律,其实我想说的核心问题就是“生命周期”和“产品周期”,而如果一个产品甚至没有迈入这个周期内,又何谈改进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客户的选择需要持续的考量,保持慎重和充分的视角,才可以保证长期的收益。
从产品的角度可以阐述产品的生命周期背后牵连的公司成长周期、企业战略调整周期、社会科技氛围、需求氛围周期等众多层面,所以,一个产品的体验背后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
一旦我们因为失去足够的信息考量或者其它外部因素选择了一个从战略意义上就无法通过或令人犹豫不决的服务,无疑这已经算是一种损失了。倘若引发后续持续的损失,你又能抱有几分服务商为你承担风险的希望呢?
选择任何服务时,我们常会受限当下的资源条件,而错失长期收益的机会。
我的体验之路,虽然也并未造成重大损失,也加强了我坚持选择某些品牌的重要性。不论是否有消费能力,坑都是在那的,并非付费一定好,免费一定不好。这背后需要考量的因素较多,为了更好的维护利益,还是慎重为好。
如果非要计较损失,华为云盘和iCloud
windows版,的确让我比较头疼, 其实不得不说,他俩还真有个共性,都是买手机的一哥,可云盘的专业度显然不足,这也并非是什么很大的问题,毕竟与他们的战略部署和成本运算,以及长时间的探索改进经验有关,对其要求高属于与自己过不去了。
但有一点,大可不必去尝试各类不同的服务。对于某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定制化,自由度,生态的紧密度以及信任度,从这些角度考量,再结合时间的检验,你会清楚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