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花木兰》中的木兰形象

花木兰的故事,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中国文学史上,花木兰形象在小说、戏曲、说唱和其它话语形式中有很多表现,象最早源自于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当世界闻名的迪斯尼动画制作公司,于1998年制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动画片《花木兰》(MULAN)之后,即刻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花木兰热。 我们在欣赏动画片的时候,愉快之余总有一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这些,也引发我对于作为传统的花木兰“出国”后的再次审视。 “花木兰”形象解读 《花木兰》中的木兰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花木兰是影片用浓墨重彩所精心塑造的典型人物,无论是她的外貌,还是她的语言行为等,都显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影片通过描写一系列的生活事件与矛盾冲突,来刻画花木兰的内在形象,揭示出她的性格特长。例如,花木兰一登场亮相,就显示出活泼顽皮的性格,在母亲为她相亲时,她懒于画娥眉,去见媒婆时,竟然将女儿经写在手臂上;当他看到年迈的父亲接下从军书后,为了能够保护父亲,她毅然割发从军;尽管作为女性,她却非常勇敢和好强,在军中训练中,虽然她屡次失败,依然能够再次顽强面对,终于在爬竿取箭和勇救战士之后,成长为一个女性英雄,同时也得到了同伴的认同;她的聪明与机智也是影片大肆渲染的重要品质。当匈奴大举进犯,我军处于极度危险的时候,她急中生智炮击山顶导致雪崩,最终赢得了胜利。当匈奴夜袭京城,皇帝处于危难的时候,她假扮成宫女入宫救驾,取得最后的成功;她不图名利,当皇帝要嘉奖她时,她却辞官不做,要求返回故乡。 影片还描写花木兰对李翔的暗恋,则写出了她作为女人温柔多情的一面。 “木兰从军”的定位 是以全球观众为营销目标的迪斯尼在创作中对其故事做了非常大的改造。《花木兰》把故事的重点从“孝”转到了“忠”。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点,爱国主义是具有世界性和现代性的主题,同时也是恒久的主题。《花木兰》中的主角,不仅仅是为了孝顺父亲而易装从军的中国传统的妇女,她更是个有着报效国家志向的女英雄。通过这样的改编,让一个传统封建意识浓厚的故事,能够被全世界的观众所接受。不仅如此,电影对故事最大的改变在于对东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家庭荣誉、效忠国家固有的价值观念,在此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美国人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观念也被加了进来。在孝顺与忠君二者之后,影片成功的为木兰增加了争取自我价值实现的理念。如花木兰在冰天雪地被同伴遗弃后反思自己时,说出了“也许我是为了我自己(而代父出征)”。 2、人物刻画:电影在人物刻画上体现了中西合璧。花木兰勇敢地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中西文化的冲撞、相融之后,花木兰的形象得以重建并得到主流意识的认可,这种生成文化认可赋予其新的 “身份”:忠孝之道和自我追求跨越了种族与国籍的界限。 3、人物外型:画面上的花木兰以及其他的所有人物,都长着地地道道的中国面孔,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同时,电影也注意了处理匈奴人和汉人在外型上的区别。 4、动物:跟随在花木兰身边的两个小动物,—条红色的小龙和蟋蟀。这是美国人喜爱的表现方式。红色的小龙是地道的中国式,蟋蟀也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花木兰的战马在电影中也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和主人公的亲密感情在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5 、场面: 片中展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宏伟场面,也与西方的战争场面不同。匈奴的彪悍、狡猾、残忍和中原军队的纯朴、率直、勇敢都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另外,中国人传统的庆祝场面也在凯旋之夜表现出来。借助迪斯尼一贯的夸张手段,电影的场面充分地张扬了视觉的观感。 6、情节:影片对花木兰情节最重要的改写,使由“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传说改写成了战场上被军医发现为女儿身。将木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军旅生涯简化为一次战斗。电影中的爱情情节的加入,即花木兰与李翔的爱情在为电影增加观赏性的同时,也体现了美国人的戏路。 综上所述,迪斯尼公司用高超的动画技术加上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挥洒自如的尽情演绎了东风女性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统故事,从而使其内涵更加丰富,不仅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认知能力,而且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冲突和相融以及多元文化的主流,花木兰的艺术形象从而也得到了时代的革新,更加色彩鲜明。这充分说明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同时,这两部影片的巨大成功,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走向世界,提供了生动的样本和有益的借鉴。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sssit-dev/archive/2008/01/06/3147100.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花木兰》中的木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