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记:心理不是道理

从今天开始把李克富老师的音频《心理基础知识实用》40讲要再复习一遍,并理论结合实际践行的心得梳理。从2020年12月听第一遍,到2021年12月听第四、五篇,发现“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我需要在读书的深度上下功夫。

“我既想捡地上的六便士,又想要天上的白月光。”电视剧《理想之城》男主角上海同济大学的高材生夏明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曾经的我把自己活成所谓超凡脱俗的仙女,每天想着天上的白月光,根本不低头看地上的六便士,一路走来,磕磕碰碰。但如今的我还是为金钱所困,我需要处理自己与金钱的关系。

“创造力是一个人的人格的广度,洞察力是深度,判断力是理性、决策力稳定性。”

心理不是道理,比如我们摸大象,一百个人摸出一百个样子,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需要尊重每个人不同的想法,但如何求同存异,在保持个人看法的同时,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这需要有区分的“智慧”

让一个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一点,是跟比她更内向的孩子玩,还是外向的孩子玩呢?

这个观点,旧我的观点当然是找外向的孩子。这就是我的思维认知缺陷----固化思维、机械思维。

学生时代的我,被教育的就是寻找榜样的力量,向比自己更强更厉害的人学习。

这么多年,我认为自己是自信的,但现实在与青春期女儿碰撞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自信是空洞的,内核的我是自卑的、靠不断寻求完美在代偿自己内心自信的匮乏。我感觉很累,但我不敢放慢追赶的脚步。

女儿用现实回复了我,她交的朋友都是比她弱点的,而从小到初中,我不断否定与干涉她所交的朋友,女儿的自我价值感不高,在我面前也寻找到她被认同的方式:我喜欢听什么她就说什么,背后是她想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在我觉察到自己的认知缺陷后,停止否定,放弃干涉后,女儿在自己的探索成长中,越来越自信。

心理活动包含内涵与外延,内涵是人的心理感受,外延是一个人说说话的表情、动作等。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要看她说什么,还要看她如何说?

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人,不是不懂那些道理,相反是道理懂得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与生活中做不到,从而导致内心的冲突,用大白话讲:心里想的,嘴里说的与她的行动不能一致。

当一个人觉察力低(内心的能量不足)、负性情绪积压比较多导致心境情绪性蔓延,我发现说话的方式,一类是指责他人、抱怨他人,一类是攻击自己。

我身边就有这两类的同事,以前的我每次跟她们沟通工作,内心感到不舒服,不想跟她们说话。

现在有智慧区分,做了方式的调整,对于喜欢抱怨、指责别人的,就说:我理解你,看见你的辛苦。说出来是不是舒服点?

攻击自己的,就是表扬她、肯定她,告诉她做的很棒,注意休息。

调整了方式,我感觉到自己内心没有了以往的不舒服。我觉察如何慢慢对于她们两个进行不同方式的能量赋予,让她们通过我这面镜子看见她们自己。

心理是什么?

反着说 -----心理不是道理。

正着说------心理是大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日记:心理不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