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评《西线无战事》

Posnett说:“文学是根源于当代的生活与思想的,这是无可怀疑的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荷马的史诗决不能产生于中古时代,莎士比亚的戏剧决不能产生于现代。这是时代的关系,而影响到个人生活的原故,所以说,文学都是生活的反应。”

《西线无战事》是一篇欧洲大战的写实录,或者说,实际上是生活的自叙传,如果从它的核心去理解它的话。

资产阶级的文人受了长久的驯服和训练,终于跳不出那传统势力的圈子,所以只能产生“讴歌战争,崇拜英雄”的作品;虽然,间有关于描写战争方面的,而其主旨,则在于穿插,并不能怎样的注重于意识形态的表现,注重的点不在于此,所以终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来。因为他们描写战争的作品时,只专在乎说故事,只要怎样把困池攻城说得津津有味,怎样把斩将夺旗说得袅袅动人,就算完事;所以他们描写英雄之类的人物,依然脱不了神秘的色彩和夸大的赞美,即使有感觉敏锐的作家描写战争的情形,也不过是说战争如何如何的凶,如何如何的惨,而不注重造成战争的背景和暴露战争的罪恶,所以真正意识的表现和真正表现真正的作品的,不产生于盛世承平的时候,而又不产生于生在象牙塔之中的有闲文人,它产生于披坚执锐、十字街头的勇士和社会纷乱、人民痛苦的时代。枪林弹雨,这才是产生伟大作品的环境,茹血饮冰,这才是产生伟大作品的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因为资本家、大军阀,为了自己利益的冲突,于是不能不命令着成千上万的健儿去“陷阵冲锋”的,因为名流、学问家,为了自己主人的危险,于是不能不鼓吹着成千上万的健儿去杀人擒敌的,所以他们都这样呐喊着:“祖国快要灭亡了!爱国的志士们,战吧!”

果然,这一套麻醉人的口号,是使人言听计从的,在表面上是为了祖国的生存而战,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资本家的矿产或者是资本家的工场而去努力拼命的。

所以当时应征而去的,有穷困的学生,劳动的工人,“衣不蔽身,食不得饱”的农夫,保尔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到后来,大家都死完了,于是拿年轻的小孩抓去补充,老实说,是抓取送死的。

本书从第一篇到第十二篇,差不多都是战争的情状,兵士的生活,其心酸动人的程度真是到达了极点!使人不忍卒读的。幸而后来得到一个休息的例假,幸而保尔再能看到他旧时的家庭。

“为祖国而战啊!”这句好听的话,不知道丧失了多少青年的性命,“为生存而战啊!”这句难理解的话,不知道埋没了多少青年的热情,难道他就是这样听其愚弄而“牢不可破”的吗?决不!决不!

当西部前线平静无事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这,就是此书中的主人公——保尔“他向前跌倒,躺在地上好像是睡着了,把他翻过身来,可以知道他未见得能受着很久的痛苦,他底面部上有一种安静的表情,好像是在高兴着那结局毕竟到来了”的时候。

总之,全书十一篇,每篇都是表明战争的生活,但是结构方面似乎是很忠实的把他的经练写了出来,并没有怎样的注重结构的严密,并不像其他的作者借书中的人物来发泄自己非战的论调。所以作者自己说“这本书,不是一种控诉,不是一种供认,尤其不是一种奇异的故事。”这是我们承认的,他的光芒,他的力量,在现在的非战争小说中,在现在的文坛上,的确是一本一鸣惊人的著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评《西线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