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课:东西方家庭观念的区别

【原文】

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

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一般提到“终”,就是指生命的终点。

我们替前辈、长辈办丧事要慎重,因为人死为大,孟子也说过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因为人死这种情况只有一次,要隆重、要慎重地举办丧礼。

所谓“远”,是指远祖,祭祀远祖,说明一个人不忘本,能够饮水思源,一定要虔诚。

“民德”就是指老百姓的社会风气,“归厚矣”就趋于淳厚。

这里要特别了解的是“德”字,代表“社会风气”,并不见得是指好的,因为如果都是好的,哪里有归不归于淳厚的问题。

这里的“德”是中性的词,代表风气,就如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德”也是代表风气。

一个社会的风气是慢慢形成的,尤其是由上而下慢慢形成的,所以注意到慎终追远,注意到丧礼与祭礼,就会使社会风气归于淳厚。

西方人看我们中国人,会觉得中国人是祖先崇拜。当然也有人说中国有三大宗教,就是儒教、道教、佛教。

我们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进来的;道教是东汉末期中国本土发展的,内容比较复杂一点;儒教呢,是与整个国家结合在一起,国家的政治领袖天子就是这个宗教的教主,读书人好像僧侣阶级,负责传这个教。

这种说法,我们会觉得有一点过时了,但是外国人有个观察是对的,因为中国人有祖先崇拜。

中国人对于祖先有特别的情感,总觉得我的生命不是我一个人的,上有祖先,下有子孙,我们都在生命长河里面的一个阶段,所以曾参说的“慎终追远”是非常好的一个观念。

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和西方也确实不同。

一般而言,西方比较重视个体,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主要的考虑焦点,父母生我只是偶然的机缘,我自己要负责自己的生命。

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把家当作单位,像《易经》的坤卦就提到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一个家庭,如果经常做好事,后代子孙就会有喜庆,会有很多福报。如果这个家族做很多坏事,子孙恐怕就倒霉了,会有遭殃的事情。

这种观念当然是比较浮泛。真正行善避恶的主体还是个人。但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有其特殊关联,譬如一个家,就是一个单位。在这一方面而言,西方与中国各有特色。

中国人太重视人际之间的网络,重视家庭的血缘关系,以致于很多时候会忽略了法律或者社会的制度。无可讳言,这可能是部分的事实,但是如果像西方社会,人从家庭里面完全孤立出来成为个体,问题更严重。

今日的西方社会人们精神官能症方面的情况日趋严重,因为很多人变得无依无靠,他上不着天,没有宗教信仰;下不着地,与自然界之间也有距离;中不在人,在人群中也找不到一个归宿,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慢慢瓦解;内在呢,又不在自己,就连自己也不认识了。

所以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状况,一般来说是比较差。

今天中国社会也在慢慢现代化,也慢慢倾向西方化,所以要特别注意到这样的问题。

家庭是一个群体,有血缘关系,很多时候我们重视家庭是好的,但同时不要忽略个性。

在学业方面,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有很好的表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子女也希望努力奋斗去光宗耀祖,同时自我也得到完善和发展。

古希腊时代在希腊区不讲国家而是讲城邦,像雅典、斯巴达,都是一个城邦,它是独立的经济体,也有自己的武力。

有一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完全不管城邦,只顾自己,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白痴”。

我们今天听了会觉得很奇怪,希腊人讲白痴就是说:你以为你是个体吗?如果没有城邦,个人根本什么都不是。所以在希腊时代的西方,个人是与城邦连在一起的,每一个人见面都要问你是哪一个城邦的,你来自于哪一个家族。

我们中国人是有家族背景的,但是同时在和西方接触时,我们的个体也慢慢受到重视,讲究人权,讲究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我们很难说哪一边全对或者哪一边全错,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两边能够兼顾;但是我们有时候又觉得许多事情一讲兼顾,就变成好像没有力量,不容易把重点凸显出来,这也是我们要避免的。

我觉得,没有一个人是完全隔绝的个体,西方有一句诗说得很好,没有人是孤岛。

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里面成长,进入社会,将来还要回归家庭的。

对个体而言,家可以成为帮助他成长的カ量,不见得都是限制。如果做父母的都能了解这一点,对孩子的个性便比较能尊重,而做孩子的也能够尊重父母的期盼,双方便比较容易相处。

之前看过一个采访,记者采访一家五代同堂中最年长的老太爷:能够五代同堂,有什么秘诀啊?老人家不讲话,拿一张纸来写了一个字:忍。

“忍”是一把刀插在心上,这说明一大家人在一起时,真的要互相忍让,替对方设想,有时候难免委屈自己。

但不论如何个人在心灵上、在精神上,还是需要家庭的支柱,在外面若有了困难,还是要回到家里面寻求安慰,得到再出发的动力。

所以,曾参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是有深刻含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07课:东西方家庭观念的区别)